|
易水行 / 作者:李東陽 |
田光刎頭如拔毛,于期血射秦云高。
道傍灑淚沾白袍,易水日落風悲號。
督亢圖窮見寶刀,秦皇繞殿呼且逃。
力脫虎口爭秋毫,荊卿倚柱笑不咷。
身就斧锧甘腴膏,報韓有客氣益豪。
十日大索徒為勞,荊卿荊卿嗟爾曹!
|
|
易水行解釋: 《易水行》是明代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一系列悲壯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國家淪陷和個人命運的憂憤之情。
詩中的譯文如下:
田光刎頭如拔毛,
于期血射秦云高。
道傍灑淚沾白袍,
易水日落風悲號。
督亢圖窮見寶刀,
秦皇繞殿呼且逃。
力脫虎口爭秋毫,
荊卿倚柱笑不咷。
身就斧锧甘腴膏,
報韓有客氣益豪。
十日大索徒為勞,
荊卿荊卿嗟爾曹!
《易水行》通過描繪田光刎頭、于期血射、易水日落等一系列悲壯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國家淪陷和個人命運的憂憤之情。詩中的形象描寫犀利而生動,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激蕩和痛苦。
詩中的主人公荊卿面對困境,毫不退縮,以頑強的意志和勇氣與敵人抗爭。他表現出對國家命運的忠誠和對個人尊嚴的執著追求。作者通過荊卿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于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的關切,同時展現了一個英勇堅毅的形象。
整首詩以易水為背景,易水日落的景象與主人公的悲憤情緒相呼應,形成了一種凄涼和悲壯的氛圍。通過描寫易水的景色和主人公的行動,詩中展現了作者對于時局的反思和對于個人命運的思考。
這首詩詞以其悲壯的情感和犀利的描寫方式,使讀者產生共鳴。它展現了作者對于國家淪陷和個人命運的憂憤之情,同時通過主人公的形象表達了對于勇敢堅毅精神的贊頌。《易水行》以其深刻的詩意和豐富的賞析價值,成為了明代文學中的一顆璀璨之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