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雨種竹(以下次陳錦衣廷用韻) / 作者:李東陽 |
石欄沙路雨聲干,為欠蕭蕭一兩竿。
深帶土膏從地底,暝移茅屋過江干。
方于辰日依時種,影待晴天拂翠看。
試倚蓬窗聽疏密,布袍沾盡不知寒。
|
|
風雨種竹(以下次陳錦衣廷用韻)解釋: 《風雨種竹》是明代文人李東陽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風雨中種植竹子的情景,并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
詩詞的中文譯文:
石欄沙路雨聲干,
為欠蕭蕭一兩竿。
深帶土膏從地底,
暝移茅屋過江干。
方于辰日依時種,
影待晴天拂翠看。
試倚蓬窗聽疏密,
布袍沾盡不知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實的筆觸描繪了雨后的景象,詩人站在石欄上,路上的沙土已經被雨聲沖刷干凈。詩人心中渴望種植一兩竿竹子,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實現。然而,詩人并不放棄,他深深扎入土壤中,等待著黃昏時分移動茅屋過江去種植竹子。在辰時(早晨)時分,詩人依時開始種植,等待著晴天時竹影搖曳,翠綠的景象。他試著靠在蓬窗上,傾聽竹葉的疏密聲響,而他的布袍也因為專注于種植,而不覺得寒冷。
這首詩詞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執著追求。盡管面臨風雨和困難,詩人仍然堅持種植竹子,并期待竹子成長的美好時刻。詩人通過對竹子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情,傳遞了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獨特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李東陽的藝術才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情感的表達,他將讀者帶入了這個種植竹子的場景,并傳遞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