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液晴波 / 作者:李東陽 |
太液池頭春水生,更無風雨只宜晴。
鳥飛不動朱旂影,魚躍時驚彩枻聲。
天上銀河非舊路,人間瀛海是虛名。
何如周囿開靈沼,長與君王樂治平。
|
|
太液晴波解釋: 《太液晴波》是明代文人李東陽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太液池畔春水生,
無風無雨晴天情。
鳥兒飛翔旗影靜,
魚兒躍動彩波鳴。
天上銀河不再是過去的路,
人間瀛海只是虛名。
何不開辟靈沼于周囿,
與君王共享治平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太液池為背景,描繪了一個晴朗的春天景象。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天氣的贊美和對寧靜和諧的向往。
詩詞開篇以太液池畔的春水為景,春水生發,清澈見底,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太液池是明代皇宮中的一處著名景點,所以詩人選擇了這個地方作為描寫的背景,使詩詞中充滿了皇家氣派。
接著,詩人提到了無風無雨的晴天,暗示著天空湛藍無云。這樣的天氣使得整個景色更加明亮和寧靜,給人一種宜人的感受。詩人以此來表達自己對于和平寧靜的向往和追求。
詩中還描繪了飛翔的鳥兒和躍動的魚兒,通過這些生動的形象,詩人展現了大自然的活力和美妙。鳥兒在空中飛翔,它們的飛行并不受到任何干擾,旗幟的影子靜止不動,形成了一個安靜的畫面。而魚兒在水中躍動,發出美妙的聲響,給整個景象增添了生動和活躍的氣息。
接下來,詩人以銀河和瀛海來進行對比。銀河象征天上的美景,詩人認為它已經不再是過去的樣子,暗示著失去了以往的美好。而人間的瀛海則被詩人認為只是虛名,意味著它并沒有真正的存在。通過這樣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人間美景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疑問。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和平治理的期望。詩人希望在皇宮的周圍開辟一片靈沼,讓君王在此享受治理平安的樂趣。這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社會和諧、國泰民安的期盼。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好天氣和和平寧靜的向往,以及對現實的反思和對理想社會的追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象的表達,給人一種寧靜、安詳的感受,喚起讀者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