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貞嘆 / 作者:李東陽 |
王郎索飯黃扉里,鄭州相公呼不起。
六街鬼魅夜攫人,公門白日成官市。
紛紛逐客不足嗟,河東司馬文章家。
江湖浪客河間婦,世事榮枯一翻手。
詩翁莫賦永貞年,后來何代無此賢。
|
|
永貞嘆解釋: 《永貞嘆》是明代作家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王郎索飯黃扉里,
鄭州相公呼不起。
六街鬼魅夜攫人,
公門白日成官市。
紛紛逐客不足嗟,
河東司馬文章家。
江湖浪客河間婦,
世事榮枯一翻手。
詩翁莫賦永貞年,
后來何代無此賢。
詩意:
《永貞嘆》通過描繪明代社會的現實景象,表達了對時世變遷和人才匱乏的感慨。詩中描述了貧困的王郎在黃色的門扉前乞討,而鄭州的相公卻視若無睹。夜晚,鬼魅般的人物在街道上抓捕行人,而白天,官府的門口卻熙熙攘攘成為商貿市場。逐客頻繁的現象使詩人感到惋惜,他提到了河東的司馬家,這里指的是司馬遷,意味著曾經有過才華橫溢的文人,但如今已經難尋。江湖之中的游客和河間的婦女,他們的命運和世事的興衰轉變只在一瞬間。最后,詩人呼吁,詩人們不要再寫永貞年(即永遠純潔的時光),因為后來的時代已經沒有這樣的賢才了。
賞析:
《永貞嘆》以細膩而真實的筆觸勾勒出明代社會的冷酷和現實。詩人通過描述社會底層人民的貧困和被忽視的命運,以及官府無視民眾困苦而忙于商業交易的景象,展現了時代的冷漠和人情的冷淡。詩中的"紛紛逐客不足嗟"表達了詩人對士人才華被邊緣化的痛心和對社會變遷的憂慮。最后兩句"世事榮枯一翻手"道出了人世間的無常和命運的無情。整首詩以飽含深情的語言和獨特的視角,傳達出對過去輝煌時代的懷念和對當下社會的不滿。詩中的"永貞年"象征著純潔和美好的時光,詩人呼吁后來的文人不要再寫這樣的詩,意味著已經沒有這樣的時代和人才了?!队镭憞@》以其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扎實的寫作技巧,成為明代詩詞中的經典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