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相篇 / 作者:李東陽 |
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臣。
薦成成不知,告璜璜不嗔。
克也與國論,此國尚有人。
能令汝卜相,誰使汝為君。
東周一失馭,全晉遂三分。
但知晉國亂,不念周家貧。
史官謹初命,千載傷彝倫。
|
|
卜相篇解釋: 《卜相篇》是明代作家李東陽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簡潔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家國之憂與責任的思考與呼喚。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家貧時思念良好的妻子,
國家動蕩時思念忠良的臣子。
我向成成推薦人才,卻不知道是否被采納;
我向璜璜告知國家困境,卻沒有遭到責怪。
我竭力為國家出謀劃策,這個國家還有人才;
能讓你卜算吉兇的相士,是誰讓你成為了君主。
東周國失去了統(tǒng)治,全晉國也遭到了分裂。
我只知道晉國動蕩不安,卻沒有忘記東周家貧。
歷史官員謹慎施政,千年來傷害了彝倫。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和國家的思念和憂慮。作者的家境貧寒,但他仍然關心著家庭的幸福和妻子的安危。國家的動亂讓他感到焦慮,他期望能有忠良的臣子來輔佐國家,但他對自己的推薦是否被采納充滿了疑慮。他向人們揭示了國家的困境,但沒有遭到責怪,這表明了人們對他的認同和理解。
作者在詩詞中也探討了治理國家的問題。他強調(diào)國家需要有明智的領導者,能夠選擇合適的人才來擔任重要職位。他對卜算吉兇的相士提出質(zhì)疑,暗示了權力的濫用和個人私欲對國家命運的影響。他對東周國和全晉國的失敗感到痛心,同時也表示了對國家命運的關切。
整首詩詞流露出作者對家國之憂的情感,以及對家庭和國家責任的思考。它通過簡潔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家庭幸福的追求,傳達了一種忠誠與責任的精神。這首詩詞通過抒發(fā)個人情感與社會關切,體現(xiàn)了明代士人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意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