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懷(四首) / 作者:李東陽 |
懶攜行杖踏莓苔,寂寂殘樽對雨開。
開口只應心獨語,閉門休問客誰來。
幽居有道堪藏拙,巧宦逢時亦自才。
試問白頭冠蓋地,幾人相見絕嫌猜。
|
|
幽懷(四首)解釋: 《幽懷(四首)》是明代李東陽的詩作。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幽居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幽懷(四首)
懶攜行杖踏莓苔,
寂寂殘樽對雨開。
開口只應心獨語,
閉門休問客誰來。
幽居有道堪藏拙,
巧宦逢時亦自才。
試問白頭冠蓋地,
幾人相見絕嫌猜。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李東陽幽居的生活景象與內心的思考。他懶散地拿著拐杖踏著莓苔,靜靜地坐著,殘留的酒杯對雨敞開。他只愿意自言自語,不愿打開門問客人來了沒有。他隱居在幽靜的地方,有著自己的修養之道,也有著內斂的才華。然而,他不禁思考,即使是有著高官厚祿、白發華冠的人們,幾個人相聚時也會產生猜疑之心。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李東陽的幽居生活,展示了他對于寧靜與獨處的向往。他懶散地踏著莓苔,表達了他對于閑適自在的追求。他對待酒杯的態度也充滿了淡然與從容,與雨水相對,象征著他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他開口只應心獨語,閉門不問客人,顯示了他對于內心世界的重視,傾心于自我反思和自我尋找。
作者提到自己的幽居有一種道法,指出了他隱居生活的價值所在,他隱藏著自己的才華與智慧,即使面對世俗的巧妙安排,他也能自得其樂。然而,他也思考著,即使是擁有權勢和地位的人們,當他們聚在一起時,也難免產生猜忌和防備。這種對人際關系的冷峻觀察,展示了作者對人性的洞察和對世俗之事的冷漠態度。
這首詩以簡練明快的語言,展現了李東陽淡泊名利、追求自我內心世界的精神追求。同時,通過對社交和人性的剖析,傳達了作者對于真實和純粹生活的向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幽居生活的思考和感慨,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