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殿上戲 / 作者:李東陽 |
殿上戲,丞相嗔,丞相勿嗔吾弄臣。
臣可弄,不可狎,節使不來臣已殺。
君王有道臣職遂,細柳營中親按轡。
|
|
殿上戲解釋: 《殿上戲》是明代文學家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述了一場在殿上演出的戲曲,以及丞相對此的不悅和詩人作為宮廷藝人的自嘲。
詩詞的中文譯文:
殿上戲,丞相嗔,
丞相勿嗔吾弄臣。
臣可弄,不可狎,
節使不來臣已殺。
君王有道臣職遂,
細柳營中親按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的主題是宮廷戲曲演出,描繪了一個宮廷藝人在殿上表演,引起了丞相的不滿。詩人自嘲地說,丞相請勿生氣,我只是一個弄臣,本就是用來逗樂的。雖然我可以逗樂,但不能過分放肆,否則會被太監處死。君王有著明智的判斷,我作為臣子應該盡職盡責,細心侍奉,甚至親自替君王按理趕著馬車。
這首詩詞通過戲曲演出的場景,展現了宮廷內部的權力關系和各個角色的身份定位。丞相作為朝廷的重要官員,對于弄臣在殿上表演感到不滿,因為這種表演可能被視為輕佻和不莊重。然而,詩人以幽默的口吻表達了自己的處境,他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責任,雖然只是一個弄臣,但卻以盡職盡責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
這首詩詞的詩意在于通過對宮廷戲曲演出的描寫,表達了宮廷內部復雜的權力關系和角色定位。詩人以自嘲的方式展現了自己在這種權力結構中的地位,同時也呈現了他對職責的態度和對君王的忠誠。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這種情感,并通過描寫丞相和詩人的互動,體現了明代宮廷的風貌和人際關系的微妙。
這首詩詞在形式上采用了七言絕句的結構,每句四個字,平仄相間,韻律流暢。通過簡單明了的語言,直接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觀察。整首詩詞通過對宮廷戲曲演出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權力和職責的思考,以及對宮廷生活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