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問 / 作者:李東陽 |
王安石,還圣人,熙寧天子空稱神。
程夫子,真圣徒,一言非訐還非諛。
世更有人如此無?古來君相關氣運,河南不問金陵問。
一時言,千載恨。
|
|
金陵問解釋: 《金陵問》是明代李東陽的一首詩詞。詩詞表達了對時局的思考和對王安石變法的批評。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金陵(南京)的問題
王安石,被尊為圣人
但熙寧皇帝卻虛稱神明
程顥,真正的圣徒
他的言辭既不是訐(譴責),也不是諛(奉承)
這個世界還有人像他一樣無私嗎?
歷史上的君王命運與他有關
河南(指當時的中央政權)不關心金陵(指南京)的問題
一時的言辭,千載之后仍然令人遺憾
這首詩詞主要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政治局勢和王安石變法的不滿和批評。作者針對熙寧皇帝空稱神明,暗示其虛偽和虛榮。并贊揚程顥,認為他是真正的圣徒,言辭既不偏袒也不奉承,是一個真正無私的人。作者進一步探討了歷史上君王與人民的關系,指出河南中央政權無視金陵的問題,對此感到遺憾。整首詩詞通過對當時政治現象的觀察和思考,展示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反思,表達了他對真誠和公正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