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羝曲 / 作者:李東陽 |
嗟汝陵,咄汝律,羝可乳,節不可屈。
咄汝律,嗟汝陵,寧為我死,不作汝曹生。
生入朝,身已老,有淚猶沾茂陵草。
天遣生還入畫圖,不然誰識冰霜貌。
|
|
牧羝曲解釋: 《牧羝曲》是明代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嗟汝陵,咄汝律,
羝可乳,節不可屈。
咄汝律,嗟汝陵,
寧為我死,不作汝曹生。
生入朝,身已老,
有淚猶沾茂陵草。
天遣生還入畫圖,
不然誰識冰霜貌。
譯文:
我對你這位陵城啊,呼喊著你這位律吏,
可憐那只羝羊,寧可放棄奶水,也不愿屈服。
呼喊著你這位律吏,嘆息著你這位陵城,
寧愿為我而去世,也不愿你們生存。
生來進入朝廷,卻已年老,
眼中的淚水還沾濕了茂陵的青草。
命運使我回到了畫卷中,
否則誰能認出我那冰霜般的容貌。
詩意和賞析:
《牧羝曲》以樸素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忠誠、堅貞不屈的形象。詩中的"陵城"和"律吏"代表著統治者和官僚體制,而"羝羊"則象征著純真和忠誠的個體。詩人表達了對律吏的嗟嘆和呼喊,表示愿意放棄自己的生命,也不愿見到律吏們的生存。
詩人在詩中將自己比喻為一只老羊,已經年老體弱,眼中淚水沾濕了茂陵的青草,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逝去的感慨和無奈。然而,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超越時空的意義,詩人說自己被天命召回畫卷之中,暗示自己的形象將永垂不朽,冰霜般的容貌將被人們永遠銘記。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有力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忠誠與堅貞不屈的追求,揭示了統治者和官僚體制下個體的無奈和掙扎,以及對美好形象永存的向往。同時,詩詞中隱含著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反映了明代社會的現實與人們心靈深處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