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題 / 作者:李東陽 |
畎畝蒼生念,閭閻白屋情。
覽章時昃日,露禱必深更。
歲旱憂疑獄,天寒憫戍兵。
尚遺寬恤詔,朝野共吞聲。
¤
|
|
缺題解釋: 《缺題》是明代李東陽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畎畝蒼生念,閭閻白屋情。
覽章時昃日,露禱必深更。
歲旱憂疑獄,天寒憫戍兵。
尚遺寬恤詔,朝野共吞聲。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百姓苦難和國家困境的憂慮之情。詩中描繪了農民、平民百姓的艱辛生活和對他們的關切,以及對國家政治和軍事狀況的擔憂。詩人提到了天災、貪污腐敗、冷害和戰爭等問題,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人民痛苦的同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社會和人民的關切之情。詩人通過描繪農民、平民百姓的艱辛生活和對他們的念念不忘,展現了他對社會弱勢群體的同情和關愛。同時,詩人也關注國家政治和軍事的困境,用詩句表達了他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國家前途的擔憂。
詩中提到的覽章時晝日和露禱必深更,揭示了官員們在朝廷上的奢靡和不負責任。而歲旱憂疑獄和天寒憫戍兵,則著重描述了人民在天災和戰爭中所遭受的苦難。最后兩句“尚遺寬恤詔,朝野共吞聲”,表達了人們對于寬大處理政策的期望,但也顯露出人們對現實的無奈和沉默。
《缺題》這首詩詞在明代社會背景下,以簡練的語言、深刻的思想和準確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人民苦難的同情。它既是對社會弊端的批判,也是對國家前途的擔憂,以及對人民幸福的期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