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斗粟 / 作者:李東陽 |
五斗粟,不屈人。
五株柳,不出門。
舉世不我容,上作羲皇民。
羲皇夢不見,一枕三千春。
|
|
五斗粟解釋: 《五斗粟》是明代李東陽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斗粟,不屈人。
五株柳,不出門。
舉世不我容,上作羲皇民。
羲皇夢不見,一枕三千春。
詩意: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李東陽的豪情壯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詩中描繪了五斗(一種古代計量單位)的粟(指稻谷)和五株柳樹,表達了作者寧愿吃粗糧過簡樸生活,也不愿媚俗追求虛榮享受的態度。詩人不為世俗所容,卻秉持著羲皇(傳說中的古代帝王)的心志,崇尚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準則。詩末表達了羲皇的夢境無法實現,但作者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一睡就是三千春。
賞析:
《五斗粟》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對于真正的價值觀和人生追求的思考。五斗粟和五株柳樹都象征著簡樸、樸素的生活,暗示了作者不以物質享受為樂,而是更注重內心的追求和高尚的品德。詩中的"不屈人"和"不出門"表達了作者堅守自己的信念,不受外界誘惑和壓力的態度。而"舉世不我容,上作羲皇民"則展現了作者對于真理和道德的堅持,不為世俗所動搖。最后一句"一枕三千春"表達了作者對于理想的執著,不論時間的推移,他都將堅守自己的信念。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追求真理和高尚品德的精神,表現了他對于物質享受的淡漠和對于內心追求的執著。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描繪,給人一種豪情壯志和不屈不撓的感覺。同時,詩中的羲皇形象也象征著古代的君王形象,以及對于高尚統治者的向往。整首詩展現了作者獨立自主、堅持真理和理想的個性,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