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臺夕照 / 作者:李東陽 |
往事虛傳郭隗宮,荒臺半倚夕陽中。
回光寂寂千山斂,落影蕭蕭萬樹空。
飛鳥亂隨天上下,歸人競指路西東。
黃金莫問招賢地,一代衣冠此會同。
|
|
金臺夕照解釋: 《金臺夕照》是明代李東陽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夕陽映照金臺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金臺的荒涼與寂寥,表達了對過去興盛的時代的回憶和對現實的感慨。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金臺夕照
朝代:明代
作者:李東陽
往事虛傳郭隗宮,
荒臺半倚夕陽中。
回光寂寂千山斂,
落影蕭蕭萬樹空。
飛鳥亂隨天上下,
歸人競指路西東。
黃金莫問招賢地,
一代衣冠此會同。
譯文:
曾經的事情只是虛傳,郭隗宮的輝煌已成過去,
金臺荒涼,半倚在夕陽之中。
回光返照顯得寂寥,千山盡收眼底,
夕陽的影子在萬樹之間蕭瑟飄搖。
飛鳥紛紛亂舞在天空中,
歸人爭相指引著往西往東的路。
黃金寶地不必問招賢之處,
一代人的衣冠風采都會消逝。
詩意和賞析:
《金臺夕照》以金臺夕陽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荒涼的金臺和落日之光所映照的景物,表達了對過去興盛時代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感慨。
詩中的金臺象征著昔日的輝煌和權力,而現在金臺已經荒涼,夕陽的光影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詩人通過描繪金臺的景象,表達了對過去興盛時期的懷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回光寂寂,千山斂,落影蕭蕭,萬樹空,形容了夕陽的余暉和金臺的荒涼景象。這種景象將人們的思緒引向過去的輝煌,也暗示了現實的無常和人事的變遷。
詩詞中出現的飛鳥和歸人,象征著時光的流轉和人們的歸家。飛鳥亂隨天上下,歸人競指路西東,表達了人們在時光中追尋歸宿的渴望和無盡的征途。這也暗示了人們面對時代的變遷,要像飛鳥一樣隨著天空的引導而飛翔,要像歸人一樣不斷探索前行。
最后兩句“黃金莫問招賢地,一代衣冠此會同”,表達了詩人對權力和地位的淡漠態度。黃金莫問招賢地,意味著權力的所在并不重要;一代衣冠此會同,暗示了一代人的成就和風采都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消逝。詩人以此表達了對名利權位的超脫和對真正的內在價值的追求。
總的來說,《金臺夕照》通過描繪金臺夕陽景色,表達了對過去興盛時代的懷念、對現實的感慨以及對人生變遷和內在價值的思考。詩詞中寓意深遠,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隱喻的運用,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對世界的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