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下盟 / 作者:李東陽 |
澶州城南見黃蓋,澶州城北胡兵退,南朝相公方鼾睡。
讒言后出功臣猜,城下一盟成禍胎,孤注之說何危哉。
城下盟,君不辱,猶勝金陵與西蜀。
當時若恥城下盟,縱寇不追真大錯。
|
|
城下盟解釋: 詩詞:《城下盟》
朝代:明代
作者:李東陽
城下盟,君不辱,
猶勝金陵與西蜀。
當時若恥城下盟,
縱寇不追真大錯。
詩意和賞析:
《城下盟》是明代文學家李東陽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澶州城下的盟約為背景,抒發了作者對忠誠和正直的崇高贊頌。
詩詞的中文譯文和詩意表達了以下幾個要點:
1.盟約的重要性:詩詞開頭以“城下盟,君不辱”表達了盟約的重要性。在歷史上,盟約是非常嚴肅和莊重的事情,參與盟約的各方必須保持誠信和忠誠,以維護團結和穩定。
2.忠誠的價值:作者通過“猶勝金陵與西蜀”的比喻,強調了忠誠的價值。金陵和西蜀分別代表了明朝的南北邊境,而忠誠不辱的盟約在威望和價值上超過了這兩個重要地區。
3.忠誠與縱寇:作者警示說,一旦羞恥城下的盟約,就會導致縱容敵寇不追擊,這將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這里的縱寇指的是對敵寇的縱容和放任,而不追求正義和捍衛國家利益。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對忠誠、正直和盟約的高度贊賞,并強調了忠誠的價值及其對國家的重要性。詩中的城下盟約成為了作者表達這些思想的象征,同時也提醒讀者要珍惜信義和忠誠,不容忽視和輕視盟約所承載的責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