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四首) / 作者:李東陽 |
半嶺香臺石磴斜,諸空縹緲送天花。
新開塔寺雄西郭,舊賜經幢出內家。
避暑亭前泉帶雨,回龍殿下水明霞。
太平天子無巡幸,頭白山僧誦《法華》。
|
|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四首)解釋: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四首)》是明代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半嶺香臺石磴斜,
諸空縹緲送天花。
新開塔寺雄西郭,
舊賜經幢出內家。
避暑亭前泉帶雨,
回龍殿下水明霞。
太平天子無巡幸,
頭白山僧誦《法華》。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西山一帶的景色和其中的一些歷史故事。詩人描繪了山上的香臺和石磴,它們半嵌在山嶺之中,向天空飄灑著幻化的花朵。新修建的塔寺氣勢雄偉,位于西郭,而舊時的經幢是皇家所賜,出自內廷。在避暑亭前,泉水伴隨著雨水流淌,回龍殿下的水面映照出明亮的霞光。然而,太平天子并不常巡幸這里,只有白發的山僧在誦讀《法華經》。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西山的景色和歷史背景,展現了一種寧靜、恢弘的氛圍。通過山嶺、香臺、石磴等景物的描寫,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縹緲的世界,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新修的塔寺和舊時賜予的經幢,反映了歷史的變遷和文化的傳承。避暑亭前的泉水和回龍殿下的水明霞,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覺,讓人心曠神怡。然而,詩句中的一句“太平天子無巡幸”卻帶有一絲凄涼,似乎暗示著塵世的繁華與皇權的遠離。最后一句“頭白山僧誦《法華》”則呈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山僧雖然年老,卻專心致志地誦讀經典。整首詩以山水之景,抒發了淡泊名利、超脫塵世的意境,表達了詩人追求心靈自由和寧靜的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