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古出塞(五首) / 作者:李東陽 |
邏騎朝出塞,胡來屢沖突。
我軍摧其鋒,殺氣滿川窟。
將驕聞裹瘡,戰勝多白骨。
兵家貴萬全,豈足較毫發。
十金買首功,百金紀勛伐。
京軍得先升,邊卒長獨沒。
卑情思上達,疏賤不得謁。
日暮獨無言,岧峣見宮闕。
¤
|
|
擬古出塞(五首)解釋: 《擬古出塞(五首)》是明代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邏騎朝出塞,胡來屢沖突。
我軍摧其鋒,殺氣滿川窟。
這首詩詞描繪了邊關戰場上的景象,邏騎(指巡邏的騎兵)從邊塞出發,與胡族蠻族不斷交戰。我軍勇猛無畏,擊潰了敵軍的鋒芒,戰場上充滿了戰斗的氣息。
將驕聞裹瘡,戰勝多白骨。
兵家貴萬全,豈足較毫發。
敵將驕傲自大,卻在戰斗中受傷,聽到了他們的哀嘆聲。戰勝的士兵眾多,陣亡的敵人尸骨遍布戰場。這表達了兵家謀略的重要性,即使是微小的細節也可能決定勝負。
十金買首功,百金紀勛伐。
京軍得先升,邊卒長獨沒。
這里提到了獎賞的問題,十貫黃金可以買到一件功勛,一百貫黃金可以紀念戰功。京軍(指京城中的軍隊)得到了晉升的機會,而邊境士兵卻長期被忽視。
卑情思上達,疏賤不得謁。
日暮獨無言,岧峣見宮闕。
詩詞的最后表達了邊塞士兵的心情。他們身份卑微,思念歸國的親人,但卻無法見到高高在上的皇宮。日暮時分,他們孤獨無言,只能遠遠望見皇宮的輪廓。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邊塞戰場的景象和邊境士兵的心情,抒發了作者對戰爭的思考和對邊塞士兵的同情。同時,詩中也反映了明代社會中士兵的辛苦和不公。通過對戰爭的描繪,詩詞喚起人們對和平的珍惜和對戰爭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