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七日泰陵忌晨(二首) / 作者:李東陽 |
曾上鑾坡侍玉堂,朝衣新惹御袍香。
傳宣暖閣天顏近,奏近年臺午漏長。
化國有人悲短夢,幽都無地仰余光。
從容顧命分明語,一日傷心淚萬行。
¤
|
|
五月七日泰陵忌晨(二首)解釋: 《五月七日泰陵忌晨(二首)》是明代詩人李東陽的作品。這首詩以描寫忌日泰陵早晨的場景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歲月的悲傷與追憶之情。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曾經登上鑾坡侍奉玉堂,
朝衣新袍染上御香。
傳出御旨,溫暖閣樓,天子的顏容近在眼前,
奏樂的臺階上,午時的漏長。
化作國家,有人悲傷短暫的夢想,
幽暗的都城沒有地方仰望你的光芒。
從容地顧命,明確地陳述,
一天之內,心傷淚水萬行。
這首詩以泰陵忌日的清晨為背景,描繪了登上鑾坡與朝服華麗的場景。詩中提到了御袍散發的香氣,以及皇帝的顏容近在眼前,傳出的御旨使得整個閣樓溫暖起來。詩人還描繪了奏樂的臺階和午時的漏長,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覺。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逝去歲月的悲傷與追憶之情。他將國家比喻為一個短暫而悲傷的夢想,而幽暗的都城則沒有什么地方可以仰望到作者的光芒。然而,盡管心傷萬分,作者仍然從容地顧命,并明確地陳述自己的感受。
整首詩以樸素而細膩的語言描繪了泰陵忌日的清晨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往事的悲傷與追憶之情。通過對宮廷場景和個人情感的交織,詩人成功地創造了一種凄美而深沉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歲月的流逝和人事的無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