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峰書屋和曹時和韻 / 作者:李東陽 |
江上草亭新卜筑,已聞揚子著書成。
每逢社日聊隨俗,久住青山卻有情。
霜入晚松經歲老,雨繁春筍過鄰生。
小堂若許臨江閣,杖屨無須匹馬迎。
|
|
九峰書屋和曹時和韻解釋: 《九峰書屋和曹時和韻》是明代李東陽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九峰山上建造的草亭書屋,并與友人曹時和一同享受讀書之樂的情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上草亭新卜筑,
已聞揚子著書成。
每逢社日聊隨俗,
久住青山卻有情。
霜入晚松經歲老,
雨繁春筍過鄰生。
小堂若許臨江閣,
杖屨無須匹馬迎。
譯文:
在江邊新建的草亭書屋,
已經聽聞揚子著書完成。
每到社日我隨俗來此,
長久居住在青山中,卻有詩情。
霜雪侵入晚松,歲月使其變老,
雨水春筍在鄰舍間蓬勃生長。
如果小堂允許我來到江邊閣樓,
我將杖履而來,無需騎馬迎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九峰山上的草亭書屋為背景,描繪了作者與友人曹時和一同在書屋中讀書、聊天的情景。詩人表達了對書籍知識的熱愛和對自然山水的喜愛。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作者在江邊新建的草亭書屋,同時提到了曹時和的著書成就,顯示了作者對友人的贊賞和欣喜。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每逢社日都會來到書屋,與周圍的風俗習慣相伴,展現了作者融入當地生活的態度。雖然長期居住在青山中,但詩人仍然保持著濃厚的情感。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寫晚松和春筍生長的景象,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自然的生機盎然。最后兩句提到了作者希望能在書屋的江邊閣樓與曹時和相聚,詩人表示自己不需要騎馬,只需用杖履行走即可。這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讀書的真誠追求,強調了友人之間的親近和書屋的寧靜。
整首詩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作者與友人在書屋中閱讀和交流的情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山水和友情的熱愛,具有明代詩歌特有的豪放兒女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