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兒行 / 作者:李東陽 |
朝廷養公公養兒,兒為心腹股肱誰?當時意氣各相許,兒
不負公公負主。
養兒至死心不易,寧不為兒不為賊。
君不見入朝告變,歸殺身此兒非養。
寧非真養兒,身死名不腐,惟有真兒心獨苦。
|
|
養兒行解釋: 《養兒行》是明代作家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于養育兒子的感慨和思考,揭示了兒子對于父母的重要性以及父母對兒子的期望與珍視。
詩詞的中文譯文:
朝廷養公公養兒,
兒為心腹股肱誰?
當時意氣各相許,
兒不負公公負主。
養兒至死心不易,
寧不為兒不為賊。
君不見入朝告變,
歸殺身此兒非養。
寧非真養兒,
身死名不腐,
惟有真兒心獨苦。
詩意和賞析:
《養兒行》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養育兒子的深情厚意。詩中的“養兒”一詞不僅僅指生育兒子,更強調了教育培養的重要性。作者將養兒比作朝廷養公公,將兒子比作心腹股肱,強調了兒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者提到,當初雙方都懷著積極的意愿,兒子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盡心盡力地履行自己作為兒子的責任。
接下來的幾句詩反映了作者對于養兒的堅持和無悔的態度。作者表示,養育兒子是一種終身的責任,即使面臨困難和危險,也不會放棄對兒子的關愛和呵護。對于作者來說,只要兒子沒有背叛父親,就絕不會放棄他。這表達了作者對于兒子的忠誠和對家庭責任的堅守。
最后幾句詩揭示了作者對于社會現實的思考。作者以入朝告變和歸殺身之事為例,暗示了現實社會中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作者更加珍惜自己的兒子,認為只有真正的兒子才能心有獨苦,才能感受到這種無奈和痛楚。
《養兒行》通過對養育兒子的感慨和思考,展現了作者對家庭責任和親情的理解和追求。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社會現實的反思和對純真情感的渴望,使其成為一首具有深刻人生哲理的詩詞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