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匏菴觀造雨絪詩輒次韻 / 作者:李東陽 |
結構親勞較短長,棟材應不棄余良。
平分屋角三重溜,巧借檐陰二尺涼。
闥外青山猶可送,簾前紫燕莫愁妨。
從今穩作城東客,雨笠煙蓑不用將。
|
|
得匏菴觀造雨絪詩輒次韻解釋: 《得匏菴觀造雨絪詩輒次韻》是明代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結構親勞較短長,
棟材應不棄余良。
平分屋角三重溜,
巧借檐陰二尺涼。
闥外青山猶可送,
簾前紫燕莫愁妨。
從今穩作城東客,
雨笠煙蓑不用將。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建筑物的細節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建筑工藝的贊美和對舒適居住環境的向往。通過描述屋檐的構造和利用,以及周圍的自然景色,表達了對舒適和自然美的追求。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在這樣的房子中作為城東的居民,不再需要雨傘和遮陽帽,享受自然的恩賜。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建筑物的細節和環境,通過對屋檐構造和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細節的敏銳觀察和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詩中的"結構親勞較短長"表達了作者對建筑工藝的贊美,認為精心構造的屋檐能夠帶來更好的舒適度。"平分屋角三重溜,巧借檐陰二尺涼"描繪了屋檐的設計巧妙之處,既能平分雨水,又能借陰遮陽,給居住者帶來涼爽和舒適。"闥外青山猶可送,簾前紫燕莫愁妨"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屋外的青山和簾前的紫燕都不會給居住者帶來困擾,反而成為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最后兩句"從今穩作城東客,雨笠煙蓑不用將"則寓意著作者在這樣的房子中安穩地居住,不再需要遮雨用的雨笠和遮陽用的煙蓑,生活得更加自在。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建筑工藝和舒適居住環境的贊美,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作者構思的建筑和環境中,感受到了其中的舒適和美好。整首詩意境優美,讓人感受到作者對細節的關注和對自然美的追求,展現了明代文人注重生活品質的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