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产欧产美韩系列麻豆,最全的欧美大片,日本hiphop大师yokoi,巜人妻私密按摩师3


查辭海

 部首檢索 拼音檢索 近義詞 反義詞 語造 辭海百科
納蘭性德詩詞作品集:
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長相思 浣溪沙 畫堂春 臨江仙·寒柳 虞美人 蝶戀花·出塞 采桑子 蝶戀花 山花子 采桑子·九日 浣溪沙 采桑子·塞上詠雪花 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 琵琶仙·中秋 如夢令 采桑子 浣溪沙 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 金縷曲·贈梁汾 沁園春 菩薩蠻 南鄉子·秋暮村居 南鄉子·為亡婦題照 清平樂 蝶戀花 赤棗子 采桑子 菩薩蠻 踏莎行 浣溪沙 虞美人 少年游 滿江紅 于中好 菩薩蠻 秣陵懷古 送蓀友 浪淘沙 菩薩蠻 清平樂 望江南·詠弦月 風流子·秋郊即事 相見歡 如夢令 荷葉杯 菩薩蠻 生查子 虞美人 鬢云松令 臨江仙 詠籠鶯 卜算子·新柳 菩薩蠻 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浣溪沙 鷓鴣天 謁金門 菩薩蠻 如夢令 浣溪沙·庚申除夜 紅窗月 菩薩蠻 臨江仙 減字木蘭花 酒泉子 淡黃柳·詠柳 摸魚兒·午日雨眺 沁園春 菩薩蠻 憶秦娥 生查子 于中好 青衫濕·悼亡 采桑子 赤棗子 鬢云松令·詠浴 浣溪沙 山花子 虞美人 浣溪沙 山花子 一叢花·詠并蒂蓮 河傳 南鄉子 一絡索 霜天曉角 浣溪沙·詠五更和湘真韻 眼兒媚·詠紅姑娘 好事近 青衫濕遍·悼亡 河瀆神 四和香 菩薩蠻 菩薩蠻 滿江紅 南樓令 浪淘沙·望海 菩薩蠻 東風齊著力 水龍吟·題文姬圖 江城子·詠史 洞仙歌·詠黃葵 相見歡 菊花新·用韻送張見陽令江華 滿庭芳 南歌子 昭君怨 浣溪沙 菩薩蠻 虞美人 生查子 如夢令 臨江仙 生查子 臺城路 滿庭芳 虞美人 沁園春 疏影·芭蕉 鵲橋仙 蝶戀花 蝶戀花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最新收錄:

暫未開通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簡介

全 名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納蘭性德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納蘭性德納蘭性德的風光


  納蘭性德22歲時,再次參加進士考試,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破格授他三等侍衛的官職,以后升為二等,再升為一等。作為皇帝身邊的御前侍衛,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參與風流斯文的詩文之事。隨皇帝南巡北狩,游歷四方,奉命參與重要的戰略偵察,隨皇上唱和詩詞,譯制著述,因稱圣意,多次受到恩賞,是人們羨慕的文武兼備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隨身近臣,前途無量的達官顯貴。

  但作為詩文藝術的奇才,他在內心深處厭倦官場庸俗和侍從生活,無心功名利祿。雖“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他詩文均很出色,尤以詞作杰出,著稱于世。24歲時,他把自己的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又著《飲水詞》,再后有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共349首,編輯一處,合為《納蘭詞》。傳世的《納蘭詞》在當時社會上就享有盛譽,為文人、學士等高度評價, 成為那個時代詞壇的杰出代表。時人云,“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可見其詞的影響力之大。

  在交友上,納蘭性德最突出的特點是其所交“皆一時俊異,于世所稱落落難合者”,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為江南漢族布衣文人,如顧貞觀、嚴繩孫、朱彝尊、陳維崧、姜宸英等等。納蘭性德對朋友極為真誠,不僅仗義疏財,而且敬重他們的品格和才華,就象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樣,當時許多的名士才子都圍繞在他身邊,使得其住所淥水亭(現宋慶齡故居內恩波亭)因文人騷客雅聚而著名,客觀上也促進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榮。究其原因,納蘭性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漢族知識分子學到他所傾慕的漢文化知識,而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有著不同于一般滿清貴族紈绔子弟的遠大理想和高尚人格,這就顯然使得他的舉動背離了社會主流,從而成為后世的一個研究焦點。


納蘭性德納蘭性德的生平


  人謂“誰料曉風殘月后,而今重見柳屯田”。主要作品有《飲水詞》《淥水亭雜識》等,收入《通志堂集》。

  納蘭性德的父親是康熙時期權傾朝野的“相國”明珠,母親愛新覺羅氏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而其家族納喇氏隸屬正黃旗,為清初滿族最顯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稱的“葉赫那拉氏”。納蘭性德的曾祖父名金臺吉,為葉赫部貝勒,其妹孟古姐姐,于明萬歷十六年嫁努爾哈赤為妃,生皇子皇太極。其后納蘭家族與皇室的姻戚關系也非常緊密。因而可以說,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貴榮華,繁花著錦的。也許是造化弄人,納蘭性德偏偏是“雖履盛處豐,抑然不自多。于世無所芬華,若戚戚于富貴而以貧賤為可安者。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

  納蘭性德自幼天資聰穎,讀書過目不忘,數歲時即習騎射,17歲入國子監讀書,為國子監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其兄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徐乾學。納蘭性德18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19歲 準備參加會試,但因病沒能參加殿試。而后數年中他更發奮研讀,并拜徐乾學為師。在名師的指導下,他在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1792卷編的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受到皇上的賞識,也為今后發展打下了基礎。他又把熟讀經史過程中的見聞和學友傳述記錄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時間,編成四卷集《淥水亭雜識》,其中包含歷史、地理、天文、歷算、佛學、音樂、文學、考證等方面知識。表現出他相當廣博的學識基礎和各方面的意趣愛好。1674年(康熙十三年),與妻子盧氏結婚,康熙十六年盧氏因難產去世,納蘭的悼亡之音破空而起,成為《飲水詞》中撥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連他自己也無法超越。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就給其極高贊揚:“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而晚清詞人況周頤也在《蕙風詞話》中譽其為“國初第一詞手”。


納蘭性德納蘭性德與曹雪芹


  首先,納蘭性德與曹雪芹祖父曹寅同入值宮禁,均為大內侍衛。據考,這種同事關系可能還非同一般。他們都極富文采,一個是滿人通過發奮勤學,成功地加入到中原主流文化的行列。另一個是祖代家風,把成熟的漢學帶入旗籍。從兩個不同角度達到同工之妙,對滿漢文化融合作出努力。現在最能作證的便是時任江寧織造的曹寅與隨康熙南巡駐蹕織造署的納蘭性德的詩文交往。

  納蘭有詞《滿江紅·為曹子清題其先人所構楝亭,亭在金陵署中》

  此外,納蘭性德還著文《曹司空手植樹記》。

  同是帝王的近臣,納蘭是帝王身邊與文化人士聯系的橋梁紐帶。曹寅是外放江南,一面任官,一面監視江南文人舉動,為朝廷籠絡人才的密使。他們的作用方向不一樣,但目與歸宿卻是一樣的,都是清王朝進行文化統治的干將與助手。這便是他們在意識形態方面扮演的同一角色,以及在文化職能方面的共同之處。

  再者,納蘭家族和曹氏家族都是封建官僚世家。從龍入關,立有功勛,并數代承襲官爵,是功名奕世,鐘鳴鼎食之家。納蘭家不但是地道的正統滿州貴族,從血緣上與王朝有著復雜交叉的關系。曹家祖上是明朝遼東駐軍軍官,后降清改籍,入包衣列,屬帝王家臣,曹寅的生母曾是康熙的乳母,曹寅當過皇帝的侍讀(同學),曹雪芹的姐姐又是禮親王五世孫,平郡王納爾蘇的王妃。曹家世襲江寧織造職達六、七十年。尤其不要忘記的是納蘭性德,曹寅與康熙皇帝是年齡相近的“一起玩大”的年少君臣。

  納蘭家與曹家不但在王朝的關系上,而且在家世上也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祖上都是從龍入關的老資格,并在清王朝定鼎華夏后發跡。兩個家族都有一定的文化傳統,注重文化建設。明珠是滿漢文化融合政策的支持者,自已曾領銜主編過一批清初的大部頭書籍。他對自家子弟的文化進修、發展,盡了心力。兒孫中有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有翰林院掌院學士揆敘,還有喜讀書、善藏書的孫子福格。而曹家祖上就是明朝遼陽駐軍的游擊銜炮兵教官,之后的曹家子孫均是文才出眾,并樂于廣交天下名士的官員。他們的祖上雖都是武官出身,但在文化的過程和完善文治的大形勢下,較早地順應這個趨勢,完成了這個轉變。詩書傳家,崇文重禮。兩個家族都有著“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輝煌,都是“詩書簪纓之族”。但也都遭遇撤職抄家的厄運。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把一個封建王朝的政治斗爭與家族盛衰演繹得如此維妙維肖,再現得如此淋漓盡致。 納蘭,王朝的政治風云變幻深深影響著他們家族的命運。他們家族內部的矛盾發展,家勢的炎涼,也微縮、反映了王朝的興衰。它們互為影響,互為觀照。明珠與大多數封建官吏一樣,由于權勢漸重,也重蹈把持朝政,背公營私、貪財納賄覆輒,被御史參劾,遭撤職抄家的處分。他的府邸家園被另一個佞臣巨貪和珅看中,據為已有。而曹家赫赫近百載,卻被告挪用資財,出現虧空被撤職查抄,其織造之職被另一個叫隋赫德的貪官接替。這種陳陳相因并非以良繼莠,正是統治集團內部斗爭的結果。他們兩家都曾自覺不自覺地卷入宮廷權力斗爭,屬于皇八子允禩、皇九子允禟朋黨。納蘭性德大弟揆敘因在立儲問題上重提“八阿哥”,玄燁震怒,被降職。雍正更是窮治政敵,死人也不放過。降諭在揆敘墓碑上鏟去舊字,改刻“不忠不孝柔奸陰險揆敘之墓”昭示永久。而揆方因婚姻關系,也自然在皇子朋黨之列,虧得早逝,榮辱由他。而曹家也因為立儲問題與皇八子和皇九子結為同黨,被雍正惡之,一除為快。因在江寧織造衙門旁萬壽庵發現曹家為允禟收藏鑄造的銅獅子,找著把柄、差錯,便削職為民,充軍發配,一捋到底。兩個家族同樣在封建制度回光返照的“康乾盛世”里盡歷了榮辱盛衰的輪回。納蘭性德本人雖然沒有象晚些時候的曹雪芹那樣,親歷家道衰敗。但他的婚姻、事業好景不長,似乎也鬼使神差地預示著水滿則溢,月圓必虧,“盛宴必散”的規律。應該看到,這一現象并不僅限于納蘭和曹氏家族。而是一般事物的發展規律,更是封建王朝中的普遍現象。這也正是他們家族史的社會意義所在。


納蘭性德納蘭性德與紅樓


  轟轟烈烈的“紅學”研究已經進行百載有余了。其中有不少文宿、巨匠參與研究,并取得不少成果和進展。不但偉人毛澤東對《紅樓夢》研究有評述,就是前溯百載,清代的皇帝,公子王孫也側身其中。但凡研究“紅學”的人對明珠,納蘭性德都會有所了解。乾隆算得上是第一位紅學家。當和珅進呈《紅樓夢》,乾隆讀后曰:“此蓋為明珠家事作也。”一句話,把《紅樓夢》與納蘭家聯系起來。且不說此推論是否真有道理,天子首開一家之言,根據他的閱歷提示了兩事物間的聯系可能。

  納蘭明珠、納蘭性德和曹雪芹都是清初到中期“康乾盛世”中人,相繼前后。他們的家世與經歷,有許多共同之處,是那個時期的政治、文化現象的集中反映。


納蘭性德納蘭性德的性格


  詩人落拓無羈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脫俗的秉賦,加之才華出眾,功名輕取的瀟灑,與他出身豪門,鐘鳴鼎食,入值宮禁,金階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構成一種常人難以體察的矛盾感受和無形的心理壓抑。加之愛妻早亡,后續難圓舊時夢,以及文學摯友的聚散,使他無法擺脫內心深處的困惑與悲觀。對職業的厭倦,對富貴的輕看,對仕途的不屑,使他對凡能輕取的身外之物無心一顧,但對求之卻不能長久的愛情,對心與境合的自然合諧狀態,他卻流連向往。他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嘆,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7月1日)溘然而逝。

  納蘭性德雖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卻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詞人之一。在當時詞壇中興的局面下,他與陽羨派代表陳維崧、浙西派掌門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稱“清詞三大家”。然而與之區別的,納蘭性德是入關不久的滿族顯貴,能夠對漢族文化掌握并運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為稱奇的。

  納蘭性德詞作現存348首(一說342首),內容涉及愛情友誼、邊塞江南、詠物詠史及雜感等方面,寫景狀物關于水、荷尤多,盡管以作者的身份經歷,他的詞作數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開闊,但是由于詩緣情而旖旎,而納蘭性德是極為性中的人,因而他的詞作盡出佳品,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譽其為“國初第一詞手”。

  納蘭性德24歲將自己的詞作結集為《側帽》后更名為《飲水》,后人多稱納蘭詞。《納蘭詞》在當時社會上就享有盛譽,為文人、學士等高度評價,成為那個時代詞壇的杰出代表。他的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的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以“納蘭詞”為詞壇一說而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之地。縱觀納蘭性德詞風,清新雋秀、哀感頑艷,頗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賞李煜,他曾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貴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此外,他的詞也受《花間集》和晏幾道的影響。


納蘭性德納蘭性德的介紹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順治十一年臘月十二日——1685年7月1日,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祖籍開原威遠堡鎮東北的葉赫河岸,滿洲正黃旗人,清朝詞人、學者。納喇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室名通志堂、淥水亭、珊瑚閣、鴛鴦館、繡佛齋。原名納蘭成德,為避當時太子“保成”的名諱,改名納蘭性德。一年后,太子易人,為胤礽,于是改回成德。順治十一年生,死于康熙二十四年,年僅三十一歲。他是康熙十五年進士,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一生淡泊縈云、善騎射、好讀書、擅長于詞。他的詞基本以一個“真”字取勝,寫情真摯濃烈,寫景逼真傳神,但細讀卻又感淡淡憂傷。

  納蘭性德,母愛新覺羅氏,為阿濟格之女,父親納蘭明珠歷任內務府總管、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納蘭性德十七歲進太學,十八歲中舉,十九歲會試中試,因患寒疾,沒有參加殿試。二十二歲即康熙十五年(1676年)補殿試[3],中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康熙愛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與皇室沾親,與康熙長子胤禔生母惠妃也有親戚關系,所以被康熙留在身邊,授予三等侍衛的官職,后晉升為一等侍衛,多次隨康熙出巡,并奉旨出使梭龍(其方位學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邊情況。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患急病去世,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一),死后葬于京西皂甲屯納蘭祖墳(今北京海淀區上莊皂甲屯)。《清史稿》有傳。有詞集《側帽集》《飲水詞》刊行于世,后人合稱為《納蘭詞》。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1685 年7月1日)納蘭性德病故,享年31歲。納蘭性德20歲時與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 氏成婚,兩人情感甚篤,浮生縈云,婚后三年盧氏難產不幸亡故。納蘭性德又續娶圖賴之孫女官氏。《百家講壇》講師曾言,納蘭性德在與盧氏結發之前,曾與表妹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曲。在盧氏死后,納蘭性德曾作過多首緬懷詩,之后,又與一女子有情,有詩句為證,但史實有待考證。年羹堯是其女婿。

  說到納蘭性德的名字,還有一說應予駁正:《承德民族師專學報》 1993年第間期登載有劉德鴻《納蘭性德探幽三題》一文,其中說明珠的妻子,愛新覺羅氏“于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生下長子冬郎,就是后來的大詩詞家納蘭性德。”時下有一歷史小說《康熙與他的情敵》一書出版,其中也說納蘭性德小名“冬郎”。其實是沿襲了黃天驥先生對納蘭性德詩句的誤解,性德《填詞》詩有句云:“冬郎一生極憔悴,判與三閭共醒醉。”冬郎乃唐代詩人韓渥的乳名,“冬郎憔悴”已成文學典故。因納蘭性德生于十二月十二日因而聯想到乳名可能叫“冬郎”,其實古人稱十一月為冬,十二月為臘。納蘭性德乳名叫“成哥”而不是什么“冬郎”,在他生前,擔任宮廷侍衛之后,將“成德”的名字,改為“性德”。這就是由于乾學所記“避東宮嫌名”給予我們的啟示,從而考證得的結論。


納蘭性德納蘭性德的評價


  顧貞觀:容若天資超逸,悠然塵外,所為樂府小令,婉麗凄清,使讀者哀樂不知所主,如聽中宵梵唄,先凄惋而后喜悅。

  顧貞觀:容若詞一種凄忱處,令人不能卒讀,人言愁,我始欲愁。

  陳維嵩:飲水詞哀感頑艷,得南唐二主之遺。

  周之琦:納蘭容若,南唐李重光后身也。予謂重光天籟也,恐非人力所能及。容若長調多不協律,小令則格高韻遠,極纏綿婉約之致,能使殘唐墜緒,絕而復續,第其品格,殆叔原、方回之亞乎?

  況周頤:容若承平少年,烏衣公子,天分絕高。適承元、明詞敝,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蟲篆刻之譏。獨惜享年不永,力量未充,未能勝起衰之任。其所為詞,純任性靈,纖塵不染,甘受和,白受采,進于沉著渾至何難矣。

  王國維: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陳廷焯:飲水詞措詞淺顯

  容若飲水詞,在國初亦推作手,較東白堂詞〔佟世南撰,〕似更閑雅。然意境不深厚,措詞亦淺顯。余所賞者,惟臨江仙〔寒柳〕第一闋,及天仙子〔淥水亭秋夜、〕酒泉子〔謝卻荼蘼一篇〕三篇耳,余俱平衍。又菩薩蠻云:“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亦凄忱,亦閑麗,頗似飛卿語,惜通篇不稱。又太常引云:“夢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夢醒。”亦頗凄警,然意境已落第二乘。  《白雨齋詞話》


納蘭性德納蘭性德的故居


  

納蘭遺跡

  陳列館按其筆下“郊園”設計 。由主展廳、錄像廳和畫廳組成,通過大量歷史文物表現其一生,后其墓地出土的墓志銘、朝珠、封誥、康熙銅錢等也在此館展出。

  

家族溯源

  納蘭家族入關前可上溯至海西女真葉赫部。其部首領貝勒金臺吉在對抗努爾哈赤統一東北女真的戰爭中,城陷身死。金臺吉其子尼雅韓隨葉赫部遷至建州,受佐領職。在滿州入關過程中,積功受職牛錄章京(騎都尉)。尼雅韓妻墨爾齊氏,有長子鄭庫,次子明珠。納蘭明珠生于天聰九年十月初十(1635年11月19日)早年任侍衛,従鑾儀衛治儀 正遷內務府朗中,內務府總管、弘文院學士、刑部尚書、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 士、加太子太傅,又晉太子太師,成為名噪一時,權傾朝野的康熙朝重臣。人以 “相國”稱。他官居內閣十三年“掌儀天下之政”在議撤三藩,統一臺灣,抗御外敵等重大事件中,起了積極作用。同時作為封建權臣,他也利用皇帝的寵信,獨攬朝政,貪財納賄,賣官鬻爵,被參劾,在封建統治集團的內部斗爭中,經歷 榮辱興衰,有起有落。明珠妻愛新覺羅氏為努爾哈赤第十二子英親王阿濟格正妃第五女。


納蘭性德納蘭性德與曹雪芹的比較


  就納蘭性德和曹雪芹個人品格來比較,也有許多共同和相通、相似之處,兩人都有過人的才分和非同一般的文化基礎。納蘭性德在主編《通志堂經解》時,就把凡讀書、索引、見聞俱記錄在冊,以后編成《淥水亭雜識》,其中涉及歷史、地理、天文、歷算、佛學、音樂、文學、考證等方面,可見博學之一斑。一首《望海樓·寶珠洞》把視野內一望之地的自然景觀、歷史文物、千古蒼桑一并道來,信息量大,跨度大,內涵豐富。一首《憶秦娥·龍潭口》把所看到的地理、地質現象作正確的描述與藝術的表達。竟可以與著名文化地理著作《帝京景物略》中有關描寫一并參照閱讀、欣賞。而曹雪芹也多才多藝,曾撰寫《廢藝齋集稿》《南鷂北鳶考工志》等多冊關于金石工藝美術、烹調等書籍。另外還擅長書畫、詩詞。這些在他的封建社會大百科全書《紅樓夢》中,都一一展現。納蘭性德與曹雪芹同屬風雅之流,脫俗之士,但對朋友卻有情有義。納蘭性德交友朱彝尊、梁佩蘭、姜宸英、高士奇、顧貞觀等著名學者文士,并傾力營救身陷絕地的吳兆騫。納蘭性德身雖富貴,但不戀官場,不貪功名,甚至想擺脫世俗糾纏,做閑云野鶴。曹雪芹則有詩友敦敏、敦誠、張宜泉等,更有神密的“脂硯齋”、弘曉等知音。他樂于幫貧濟困,據說他在“鬻畫維生”“繩床瓦灶”的困境中,仍“常濟孤寡”,收養雙目失明的老嫗白媼,作風箏譜教盲人于叔度謀生之術。曹雪芹曾謝絕好友敦敏的推薦,不入宮謀職。

  他們之間確有許多極其相似之處和幾乎能重疊套合的家世經歷。無怪相隔不久,又與納蘭家結為“親家”的乾隆,看過《紅樓夢》后,一口咬定所寫是前朝明珠家之事。更有人牽強、索隱,認定明府為大觀園;明珠納蘭父子即賈政、寶玉等等不一枚舉。且不管這類說法有否根據,有否意義,他們之間的相似之處的確太多,而且在納蘭之后的曹雪芹也不可能對之前的包括明珠家的變故毫無知曉,加之個人的親歷和體驗,豐富了他的藝術創作源流,使《紅樓夢》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與更大的涵蓋性。使一部文學著作具有了更豐富的蘊涵和深刻的意義。

   清朝



查辭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備19001761號-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国市| 奉贤区| 香港| 遂溪县| 中宁县| 汉源县| 龙山县| 乐都县| 巩义市| 伊通| 抚顺县| 阿尔山市| 镇安县| 嵊州市| 伊川县| 桐梓县| 马龙县| 陈巴尔虎旗| 伊通| 洪江市| 宁城县| 五台县| 潮安县| 杂多县| 高尔夫| 鄂州市| 佛冈县| 陇川县| 屯留县| 盖州市| 温泉县| 辽阳县| 乌鲁木齐县| 安化县| 石棉县| 漳平市| 西青区| 大悟县| 三江| 肥东县| 河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