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 / 作者:納蘭性德 |
蓮漏三聲燭半條,杏花微魚濕輕綃,那將紅豆寄無聊?
春色已看濃似酒,歸期安得信如潮,離魂入夜倩誰招?
|
|
浣溪沙解釋: 《浣溪沙》是清代納蘭性德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蓮漏三聲燭半條,
杏花微魚濕輕綃,
那將紅豆寄無聊?
春色已看濃似酒,
歸期安得信如潮,
離魂入夜倩誰招?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春夜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思念的情感。詩中通過一系列意象和隱喻,抒發了對愛情的渴望和對歸期的期盼,同時也流露出深深的離愁別緒。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納蘭性德擅長的婉約風格,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夜的景色,將自然景物與人情交織在一起。下面對每個句子進行詳細解析:
蓮漏三聲燭半條,
這句描繪了夜晚的時光流逝,蓮花形狀的漏斗倒計時三聲,燭光已經燒到了一半。這一景象不僅僅展示了時間的流轉,還暗示了離別的悲傷。
杏花微魚濕輕綃,
這句通過描寫杏花細膩的花瓣和微弱的濕氣,以及輕薄的織物,表達了春夜的柔和氛圍。這里的杏花和濕輕綃都是婉約詩中常用的意象,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柔情與離愁。
那將紅豆寄無聊?
紅豆寄人是古代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這句詩中的紅豆象征著愛情。作者在離別之際,感嘆紅豆寄人是否會帶來寂寞和無聊。這里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痛苦和對愛情的思念之情。
春色已看濃似酒,
這句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如酒一般濃郁,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癡迷和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時,與前文的離別情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歸期安得信如潮,
這句表達了作者對歸期的渴望和對重逢的期待。作者希望能夠收到對方頻繁而真誠的信件,就像潮水一樣,不斷涌來。
離魂入夜倩誰招?
最后一句詩抒發了作者的離愁別緒。離別之夜,作者的離魂歸于夜晚,孤寂無依。這句詩以問句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于尋找安慰和依靠的渴望。
總體而言,納蘭性德在《浣溪沙》這首詩詞中通過精心描繪的景象和隱喻,表達了對愛情和離別的深情思緒。通過細膩的筆觸和婉約的表達方式,展現了作者對離別的痛苦和對重逢的渴望,同時也流露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離愁別緒的抒發。這首詩詞以其深情、細膩的描寫和婉約的情感表達,展示了納蘭性德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情感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