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本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四川簡稱蜀宋代四川地區所刻的圖書世稱蜀本又稱蜀刻本。早在唐代末年四川不少書坊出版有民間日用之歷書、字典、陰陽五行、佛經等通俗用書至五代毋昭裔用私錢在成都刻經、史以及文選、類書等普及之書故四川刻書歷史悠久。四川刻書主要集中在成都和眉山。成都在五代時為蜀之首都也是當時的文化中心。宋開寶4年(公元971年)政府派人在成都雕造〔大藏經〕規模宏偉蜀本由此出名。南宋時刻書中心逐漸移往眉山井憲孟主持刻印〔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稱〔眉山七史〕聞名于世。此外又刻有唐宋名詩人、文學家如李白、杜甫、蘇軾等人之詩文集。蜀本之內容多有校正如成都刻〔太平御覽〕改正了建本的錯誤38000多字。宋代蜀本字體多似顏體字畫肥勁樸厚結構架勢雄偉版式疏朗悅目。版心大多是白口左右雙邊版心中縫下端多有刻工姓名。紙張潔白校讎精審可與浙本比美。蜀本刻印頗精有的「字大如錢墨黑似漆」〔春秋經傳集解〕、〔淮海先生閑居集〕都是蜀刻本之代表。宋末元兵進攻四川大肆焚毀、搶掠致使蜀本流傳至今已不多見。
蜀本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宋時在四川刻印的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