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統整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1:課程統整在于打破學科的界限所有學校所提供的學習領域與其他學習領域有關且與真正的生活有關。就是課程組織要能協助學生逐漸獲得統整的觀點與能力而非獨自分別零碎的進行學習因此各學科領域間必須有效聯系透過對個人生活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生能力的統整發展使學生日后能有效且廣泛地運用各種知能于日常生活情境。 課程統整的方式可分為以下幾種型態。 1.相關課程:相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學科的關聯其學習領域之關系皆構成教學的一部分但不破壞各學科的領域界限僅透過各科的聯絡教學強化與建立所學間的關系以增進學習的興趣并使學習經驗更為完整。課程設計方式有二:一種以某一科為中心以另一科配合。如語文和歷史教學可以關聯起來當歷史老師教到唐朝時語文老師則同時讓學生閱讀唐朝的文學作品。另一種方式為:多元學科的方法先找出主題然后再找許多學科中與主題有相關的內容并將之納入教學中。如若以國慶日為主題語文科可教國慶日有關的文章或詩歌美術科則教學生繪制慶祝國慶日的圖畫音樂科則教與國慶日有關的歌曲。這種稱之為學科輪或學科網。是以主題為中心各科都圍繞著主題進行然各科間的獨立性仍然維持。學生的學習仍是由一個學科至另一個學科。因此方法仍未脫離分科課程的范圍實際上并未真正使課程統整只是使課程發生關聯而已其所受到之批評也和分科課程相同。 2.廣域課程:廣域課程打破原有學科組織的界限將課程依其性質分為幾個領域而不分科目以擴大教材領域。如將學校課程畫分為社會科、科學、語文、普通技藝、健康教育等五個領域。各廣域課程設計之旨在克服分化及瑣碎的學科除可讓不同科目建立關聯具有統整及聯貫的功能外尚可解決學校課程擁擠的問題。不過此種組織型態往往只是分科目的濃縮課程尚未真正能達到統整知識的目的。 3.融合課程:與廣域課程有關的是融合課程指將有關科目融合為一學科科目合并后原來的學科并不存在如將地理、社會學、政治科學、法律及人類學等組成社會科或可將新興課程融入現行的科目或學科領域中;此種方式可以減少科目的類別增加教材的聯系與統整使學生習得較統整的知識補救相關課程中偶然相關的現象不過仍未逃脫分科課程之窠臼。 4.核心課程:核心課程是一個科目或一組科目為一個核心或中心;其他科目是次要的、附屬的而且依存于核心科目。如以社會科為核心教「我們的學?!箷r社會科可介紹學校歷史、環境及組織等自然科研究觀察校園動植物國語科研究校訓等文章美術可實施校園寫生、教室布置音樂可以學唱校歌等。此課程目的在發展統整的課程以滿足學生的需求促進主動的學習增進學生與學習的關系。但各領域課程若與核心課程相配合其本身的完整系統不易保持且核心課程常因為教師之專業力及家長之觀念與配合問題而影響實施成效。 5.各學科間統整的方法:是指將學科間共有、重疊的分提出納入主題的探討中;首先訂定主題然后找出主題有關的重要概念并進行有關的學習活動這些概念都是由各學科中抽取其焦點在主題的學習及如何完成主題的學習目的而非各個學科的分別學習或將不同學科領域相加或并列學習而已。所有的知識與技巧在此情況下統整的所有呈現的概念及活動均與主題有關。 6.科際整合的方式:打破學科的界限除非有必要以學科來分別討論主題強調課程應以廣泛的學習經驗社會問題為基礎透過問題解決的經驗使學生能從各種識觀點來分析與思考問題。這些活動經驗必須合乎學生意義架構且是學生所關心及感興趣的問題?;顒拥脑O始于個人所使用的意義而非外在團體的意義或抽象的概念。 贊成課程統整者經常批評分科課程所造成課程的零碎現象認為統整課程可使學習更加完整且能提高學生的習動機、問題解決能力與技巧同時課程重疊現象被排除后可以節省學習時間使學習更具效能。但亦有人認為課程統整者對以往課程結構松散所作之批評雖具有合理性但卻懷疑對課程統整成效的說法認為只要教師具有教學技巧同樣也能使單獨的學科看起來很有趣而且也可以協助學生發展問題解決能力。他們發現目前有許多統整性課程雖然使兒童有機會運用知識但卻缺乏教育價值在不良的課程統整架構下根本無法完成教育目的。他們強調統整課程及分科課程各有其功能分科課程可以增進學習的深度而統整課程則可促進學習的廣度。課程活動的合宜性重在是否能完成其教育目標而不是因為它跨越學科的界限。每一個學科均有其獨特之知識結構及研究結構因此課程學者同時應注意單一學門及各門間的統整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