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1:高洪深楊宏志(2001)。知識經濟學。OECD (2005). The Measur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Guidelines for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Innovation Data: Oslo Manual 3rd ed. Prepared by the Working Party of National Experts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OECD Paris para. 71.OECD (1996).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ies. Retrieved May 21 2011 from www.oecd.org/dataoecd/51/8/1913021.pdf. 2:知識經濟所代表的并非一種經濟理論而是經濟學家對于知識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之現象所給予的稱謂與定義。1996年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所發表之報告書《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ies)中將知識經濟定義為:一種植基于知識與資訊的生產、分配與使用的經濟活動與模式。在2005年OECD更對知識經濟作進一步說明認為知識經濟所代表的是一種進階的經濟趨勢其與以往的社會經濟模式相比更依靠知識、資訊與高科技創新在這個趨勢之下企業與公共部門對于知識、資訊與高科技創新有更多的需求與應用。知識經濟有別于以往的以傳統工業為產業支柱的傳統經濟根據OECD之定義知識經濟時代中之知識型產業包含兩個部分:制造業中的高科技產業以及知識密集型的服務業。它重視的是智慧資產的生產、配置及運用也意謂著知識工作者與高科技之于知識經濟是十分重要的。盡管知識型產業因為對資金、技術與知識的要求而需要極高的投入但其獲利的水準和增速比一般制造業高出數倍。與傳統產業的邊際報酬遞減法則相反知識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具有邊際收益遞增的特性在經濟活動中將幫助產業及其產品不斷增值。此外以知識為產業的核心可以提升產業運作的效率提高經濟成長的集約化程度。因應知識經濟所帶來的影響經濟學中衍伸出知識經濟學以研究所有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活動及其產生的經濟影響其中包含以經濟學的方式研究知識價值的產生、結構與轉化、知識的縱向與橫向繼承及影響、知識的市場價格及知識經濟的管理與政策等。高洪深楊宏志(2001)。知識經濟學。OECD (2005). The Measur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Guidelines for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Innovation Data: Oslo Manual 3rd ed. Prepared by the Working Party of National Experts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OECD Paris para. 71.OECD (1996).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ies. Retrieved May 21 2011 from www.oecd.org/dataoecd/51/8/1913021.pdf.
知識經濟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指經濟發展的動力來自于應用知識和創造知識的能力有別于其他生產要素(如土地、廠房、人力等)所產生的經濟活動。「知識經濟」一觀念于公元一九九六年「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被提出后自此即受到各國學者與政府的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