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托爾斯泰(1828~1910)為俄語文學家及教育思想家。出身于貴族家庭青年時期曾就讀可贊(Kazan)大學但卻不滿當時大學的教育。一八五二年托爾斯泰加入軍隊;一八五七年曾訪問法國、瑞士、德國;返回俄國后曾為農民子弟設立學校。一八九七年托爾斯泰著有〔何謂藝術?〕(What is Art?)主張藝術有宗教及道德的作用。托爾斯泰的教育思想在呈現方式上采取了非系統、非理論的方式因為他覺得教育是一種實踐的事業。托爾斯泰不認為教育具有終極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應該產生于教育歷程的本身。托氏心目中的教育是經由教育的協助使個人有理解(understanding)能力從而促進個人的創造能力。他重視的是教育將有助于個人具備創造新生活的能力;或者經由教育使個人有能力重塑社會以迎合新的生活需求及新的生活挑戰。 托爾斯泰對于當時流于形式化的教育非常不滿他期望教師能夠利用教育使學生認識到教材的意義激發學生從學習當中領受到滿足讓學校的各項活動真正地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內在喜樂。托爾斯泰反對強迫、權威及外在的管教方式;他反對以懼怕、處罰的方式來教育學生。教師不能僅是一位傳授知識的教書匠而已教師應該是一位獨立而有創造能力的藝術家激勵學生了解社會文化的各個層面。在托爾斯泰的教育用語里他將教育和文化不時地交互使用著不過他對教育和文化之間的差異有時也會提到。他認為教育具有強制的意義;教育是目的性的活動;教育是將一個人的行動加諸在另一個人或一些人身上的目的性活動。教育可以說是限制下的文化活動而文化則是自由式的教育活動。在文化活動中個人樂意學習但不會受到強迫不會受到限制;公開的演講博物館的展覽等都可以說是在沒有干涉的情況下獲得了知識。所以文化是一種自由的教育。 一八六零年代托爾斯泰曾經設立農家子弟學校其所教授的課程為:分級的閱讀、寫作、書法、文法、圣史、俄國史、繪畫、機械繪圖、唱歌、數學、自然科學及宗教。托爾斯泰的學校采用較為自由的管教方式;教師視學生的意愿而實施教學不以講的多為滿足并常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為念。要之托爾斯泰的教育思想所強調的是開發學生的自由精神及創造能力整個教育的歷程就是協助學生了解文化的各個層面進而協助他達到自我實現的教育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