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論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整體論文譯為統一論意思是生命體及非生命體、有機體和非有機體間有根本的、不能還原的差異者即是整體性的有無。整體論因堅持生命整體性之需要故而與生物學中的機械論、唯物論見解相異。 整體論者強調的整體性是由部分組合而成但此整體性有其獨立的地位不能還原成部分的總和。因此整體論重視三種特生:(1)整體雖由部分所組成但部分卻是在有秩序、相互關聯的情形下構成整體性; (2)整體一經形成后整體性即多過部分的總和; (3)整體性優于、且先于部分的性質因整體性才使部分得以具有意義。 整體論的看法是司默茲(J.C.Smuts1870~1950)在一九二六年出版之〔整體論與演化〕(Holism and Evolution)一書中所主張整體是演化發展的方向與精神。這種看法雖防止有機體被還原論者瓦解成機械性的部分或元素但仍無法完滿說明整體與部分的發展關系部分發展成整體的原因以及部分由更細致之部分所組成時部分是否也有整體性因此只能用演化的過程解釋似與完形心理學可以等量齊觀。 在教育方面十九世紀自然主義教育家裴斯泰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因受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的影響在其哲學思想上隱含了統一論的說法。裴斯泰洛齊以為每一個兒童都是單一的、完整的、統一的個體。自然賦予他們可發展的潛力有待教育的陶冶。裴氏相信人的潛能不論是心靈的或身體的有如自然世界其他物體一樣必然具有可發展的潛力。因此他對兒童心智與道德的發展潛力從不予以懷疑。但是由于兒童個體是單一的、完整的、統一的故任何形式潛力的發展都需要在和諧的情形下進行;個體各項的發展是趨向于完整統一的實現這是自然主義者的一項基本假設。裴氏在教育主張上注意到心智、道德諸方面的發展及師生雙方關系的和諧?;谇笆龅恼擖c一般所謂的統一論即指個體各種不同形式的潛力之發展需要和諧地進行需要持續地趨向于完整統一個體的發展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