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暈效應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1:「月暈效應」也稱光環效應或成見效應指在人際交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夸大的社會印象;因而表現為在個體的社會知覺過程中將對方的最初印象不加統整分析就用來判斷、推論此人的其他特質。亦即對于一個喜歡的人會同時認為他具有其他所有好的特質甚至你對他的這些特質一無所知亦同。一個懷有偏見態度的人常有此知覺現象例用教師評定學生操行成績時不以學生言行舉止為根據只憑學生學業成績的印象定等級。 月暈效應往往是在個人掌握有關知覺對象的訊息很少而又要作出整體判斷的情況下產生以偏概全的效應它實際上是個人主觀推論的泛化與擴張造成過高或過低評估的失真現象。因此一個人第一印象被認為是好的他就被一種正面的光環所籠罩人們易將好的特質賦予他。這種現象早在一九二零年即為桑代克(E.L. Thorndike)所發現。美國心理學家凱爾利(H. Kelley 1950)和阿斯契(S. Asch 1946)等人在印象形成的實驗中也證實了這種效應的存在。 在教育活動中因月暈效應常造成不少的評量誤差存在。例如: 1.施用晤談法(Interviewing)或評定量表(Rating Scale)記錄學生行為與態度的改變時評定者對被評者有良好態度時就傾向于將所有特質評為高分;而有消極態度時就傾向于評為低分。因此限制了評定量表的使用價值。2.進行論文題評分時當評分者同時評閱幾個問題時其評分易受前一個分數高低的影響亦即前面問題得分高其他問題也趨向于給分高反之亦然。就工業心理方面而言月暈效應的主要影響有下述兩點: 1.甄選員工時多會實施晤談或使用評定量表如不能避免月暈效應對任何機構而言可能無法得到適當人選;就求職者而言難免失之公允。2.考績為人事管理的重要事項如不能避免月暈效應難免形成不當的升遷而影響員工的士氣。為了避免月暈效應的影響上述情形可以做下述的改進: 1.「顛倒極端」法(reversal of the poles):將評定量表中正面或負面的評定次序予以隨機的方式排列可以減少評定者的月暈效應。2.使用評定量表時盡可能綜合幾個人的評定結果。若干評定者的評定結果比單一評定者的評定結果可靠因為綜合在一起可以彼此抵銷個人評定的偏差。3.論文題閱卷時避免先看學生的姓名以免因為對學生印象的好壞而影響評分的客觀性。4.水平評定(horizontal rating):論文題的評分在同一時間只評閱一個問題評閱完竣始進行另一題目的評分。例如論文題有五題時則先評閱所有學生的第一題答案然后評閱第二題依此類推。
月暈效應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個體在某一方面表現良好則被認為在其他方面必也表現良好稱為「月暈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