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功德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做功德是民間超度亡魂的宗教儀式。在民間民眾相信人死之后有靈魂的存在因此在傳統的儒家喪葬禮俗舉行之外多有請僧人、道士行宗教儀式的習慣。人們認為人在斷氣之前搬舖于正廳等斷氣之后就要入斂然后入棺一段時間即七七四十九天每逢七就要請僧道講經禮懺。其中要召魂前來到齋壇前聽經聞懺因為經由僧、道啟請仰仗慈悲的地藏王菩薩或太乙救苦天尊不可思議的功德力使孤幽懺悔其生前所犯的罪、所結的冤而解除的力量就來自諸神的赦免。所以逢七作功德就是喪家(孝養)盡其心力請求神的慈悲法力解脫亡魂的痛苦。道教的經懺和齋儀又特別根據個人有關三魂七魄的魂魄觀祈請慈悲法力來「水火煉度」使魂魄合一之后能升仙界。這種作功德的儀式以出殯前較為隆重也有在出殯后再舉行的時間有從中午到半夜的「午夜」也可以一至三晝夜的。舉行的場所都在喪宅旁除了宅內設靈堂外功德場是主要的演法所在由僧、道主持經懺而孝眷人等則持香隨拜以表對于亡魂的孝思情意。一般來說也稱為「做功德」或稱「拔度」、「超度」等常與一般喪葬禮俗復合進行至今仍是民間較為通行的喪葬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