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動機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成就動機是指個人追求成就的內在動力主要的意義有三種如張春興氏所說: 1.指追求進步以期達成希望目標的內在動機。 2.指從事某項工作時自我投入而精益求精的心理傾向。 3.指在不順利的情境中沖破障礙奮力達成目標的心理傾向。 最早提出成就需求概念的是莫瑞(H. A. Murray 1938)。認為成就需求是個人「為完成困難的工作為操作、控制或組織實際事物、人或觀念為盡快獨立的做好工作克服障礙且達到高標準為使自己杰出勝過別人以及為使得個人的才能透過成功的學習而增進自尊」的一種慾望。簡言之莫瑞認為成就需求是指個人想要盡快的、盡可能的把事情做好的一種慾望或傾向。 麥克理蘭(D.C. McClelland)等人則認為成就需求是人格相當持久穩定的傾向(disposition)這種追求某種目標的特性或傾向就是成就動機。 綜合起來說成就動機是指個人認為重要的或有價值的事情不但愿意去做而且力求達到完美的心理傾向由于成就動機是由社會環境中學習到的理性建構因此需以觀察變項作為成就動機的指標。 成就動機使人們傾向于追求成功避免失敗從事成就的活動。在期望成功避免失敗之際焦慮情緒會伴隨出現。據研究顯示:成就動機高的人偏好中難度的工作在成就取向的情境中往往有較高水準的表現。 麥可蘭依據艾金生(J.W. Atkinson)等的研究歸納高成就動機的特徵為: 1.自信:喜歡自行負責行為后果不喜歡由機會決定的情境。 2.選擇實際且具挑戰性的目標不喜歡太容易或太冒險的情境。 3.尋求可以立即具體回饋的情境以明白自己做得有多好。 成就動機促使人期望成功從事冒險行為、選擇較難的工作、獨立堅持、有相當的抱負水準尤其是從事經濟行為。在一個追求有成就的社會里更是影響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余安邦在1989年研究中把成就動機分為社會取向與個我取向的成就動機結果發現成就動機受社會文化的影響影響因素與意義內涵頗有差異就是兩者有不同的心理建構。因此在探究成就動機時不僅要注意內因變項且要顧及不同社會文化所包含的意義。
成就動機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