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教案是教師上課前準備的教學計劃。教案有簡案與詳案之分有經驗的教師可采用簡案缺乏經驗的新教師較適用詳案。 教案的內容大致包括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程序、活動與評監。完整的教案則包含下列內容:上課年級班別、學科名稱、教材來源、設計者、教學者、單元名稱與目標、行為目標、學生起點行為分析、教材教具準備、教學環境布置、時間分配、教學流程與活動、評量標準等。且在上述教學流程中具體的教學步驟與教學內容、教學資源、評量標準等項目同步考量互相配合以逐一達成教學目標。 教案的設計可參考教學的一般模式(The General Model of Instruction GMI)包括確定教學目標、預估起點行為、進行教學程序、實施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量各階段間并且反覆回饋。 教案設計的性質與步驟可參考張春興在1994年〔教育心理學〕書中所介紹的建議: 1.教學設計的性質(R.M. Gagne et al 1988):(1)目的在幫助個別學生的學習雖然常以班級團體的方式進行教學; (2)包括短程與長程兩種設計; (3)必須具備幫助學生心智成長的正面價值; (4)必須經由系統的方法設計完成; (5)以人類的發展心理與學習心理為基礎。 2.完整的教學設計步驟(W. Dick & L.M. Carey 1985):(1)確定教學目標; (2)檢查起點行為; (3)進行教學分析; (4)訂定作業目標; (5)形成測試題目; (6)提出教學策略; (7)選定教學內容; (8)做形成性評量; (9)做總結性評量。 教案在教學流程中的地位與意義因教師的教育哲學觀而異對師生的主體性也有不同的影響。 傳統的教學流程由上而下依序是「教案→教師→學生」。宛似傳統的劇場流程教師(演員)依上游的行政人員與學者專家(制作人與導演)所制定的課程標準與教案(劇本)照本宣科的教給學生(觀眾)流程中的人物彼此疏離缺少生命力。這種傳統流程受實徵論的課程發展模式(行政模式、目標模式)及行為目標運動的影響甚深。 近來革新的教學流程從詮釋學、批判理論、后結構主義獲得啟示將傳統的教學流程加以逆轉解構傳統教學的權力關系結構反對由上而下的不當宰制希望破除師生關系及人與物關系的疏離重視師生的集體即興創作以利師生主體性的充分開展。 教案是教師在每一單元教學之前將教師與學生在此單元中要達到的目標、學習的內容、進行的活動、評量的實施、教具的使用等作事先的規劃并寫成書面資料以便據以實施教學。 單元是指一完整的教學單位提供學生對某一主題的完整學習。在設計教案時教師首先應選擇適當的單元主題其次就教學單元的各項要素作詳細的規劃這些要素包括: 1.目標:是指學生在學習此單元之后預期能得到的學習成果通常包括認知、情意與技能三個層面。 2.內容:指的是要教學的概念、原理、原則、事實、方法、價值、態度、技巧、操作等。內容的選擇系依據目標而來可運用書面資料、電腦軟體或視聽媒體等方式。 3.活動:是指配合目標與內容在學習過程中所進行的師生互動歷程及方式這些活動包括教師講述、學生討論、操作、角色扮演等等。活動的設計需考慮學生的經驗、場地、設備以及時間等因素。 4.評量:在教學過程中或結束后須針對目標了解學生達到目標的程度。評量的方式可采紙筆測驗、口頭問答、或實際操作等方式。 5.教具:教具系幫助教師呈現、說明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活動或評量時使用的工具。教具可由教師自行制作或使用成品。適當地運用教具可增進教學效果。 6.時間:為配合教學進度、適當的時間分配也是教案成功的要素之一。 教師在設計教案時應注意下列的原則: 1.確定學生在學習此單元之前已具備應有的先備知能。在教學之前教師應先了解學生已有的先備知能若不足應先行補足。 2.各要素之間要相互配合并以目標為核心。目標是教案設計的核心每一要素均要與其緊密配合而各要素之間亦要相互支應。 3.以學生做為設計的核心。教學系以學生為主體因此內容的選擇要配合學生的程度活動的安排應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及學習的動機。 4.提供彈性的學習途徑。活動的安排評量的型式應多樣化以適合學生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表達方式而教師也可依當時的情境而做彈性的選擇。 教案系提供教師進行教學的藍圖但教師在教學時仍得依實際教學情況而做彈性的調整。
教案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教師根據教學所要達成的目標將師生活動和教學資源事先加以計劃以便實施教學的具體方案。 【造句】這次生物課的教案設計得生動有趣教室里洋溢著活潑的學習氣氛。 2:因宗教問題所引發的沖突案件。 【造句】清末中國排外的情緒導致各地教案頻傳引起不少國際糾紛。
教案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特別指在滿清末年時外國教會欺壓民眾及民眾反抗傳教士所發生的各種案件。教師根據教學所要達成的目標將師生活動和教學資源事先加以計劃以便實施教學 的具體方案。學校教室中供教師用的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