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拼音,案怎么讀,案是什么意思,案組詞,案成語組詞
|
讀音:àn 拼音:an |
筆劃:10 部首:木 |
|
案組詞
|
【案】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案 讀音: àn
- 連詞 乃、于是。《荀子.榮辱》:「故先王案為之制禮義以分之,使有貴賤之等。」《戰國策.趙策一》:「秦與梁為上交,秦禍案攘于趙矣。」
- 動詞 依據、依照。通「按」。《荀子.不茍》:「曰國亂而治之者,非案亂而治之之謂也。」《韓非子.孤憤》:「人臣循令而從事,案法而治官。」
- 動詞 考查、察辦。通「按」。《戰國策.趙策二》:「臣竊以天下地圖案之,諸侯之地,五倍于秦。」《史記.卷一零七.魏其武安侯傳》:「丞相言灌夫家在潁川,橫甚,民苦之,請案。」
- 動詞 向下壓。通「按」。《史記.卷一零七.魏其武安侯傳》:「籍福起為謝,案灌夫項令謝。」
- 名詞 文章中,作者所加的說明或判斷。同「按」。 【組詞】:「案語」。
- 名詞 提議或計劃之類的文件。 【組詞】:「提案」、「草案」、「腹案」、「方案」、「議案」。
- 名詞 與公務相關的文書、成例或獄訟判定的結論。 【組詞】:「檔案」、「串供翻案」。《隋書卷七五.儒林傳.劉炫傳》:「今之文簿,恒慮覆治,鍛鏈若其不密,萬里追證百年舊案。」
- 名詞 牽涉到法律或政治的事件。 【組詞】:「犯案」、「命案」、「投案」、「破案」、「五三慘案」。
- 名詞 長方形的桌子。 【組詞】:「桌案」、「伏案疾書」。唐.李白〈下途歸石門舊居〉詩:「羨君素書嘗滿案,含丹照白霞色爛。」
- 名詞 古代盛飯食的短足木盤。《后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南朝宋.鮑照〈擬行路難〉一八首之六:「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案】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案 讀音: àn
- 1 研查考證后所作的說明、注解或論斷。同「按」。 【組詞】:編者案
- 2 古代盛飯食的短足木盤。 【組詞】:舉案齊眉
- 3 泛指牽涉到法律或政治的事件。 【組詞】:命案、訟案、五三慘案
- 4 提出的計劃、建議。 【組詞】:腹案、草案、議案
- 5 與公務相關的書面資料、記錄。 【組詞】:備案、翻案、檔案
- 6 長方形的桌子。 【組詞】:案頭、神案、伏案疾書
【案】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小字典)
基本字義 案 讀音:
- 1 研查考證后所作的說明、注解或論斷。同「按」。 【組詞】:「編者案」、「作者案」。
- 2 提出的計劃、建議。 【組詞】:「腹案」、「草案」。
- 3 事件。 【組詞】:「案情」、「辦案」、「議案」、「慘案」。
- 4 文件。 【組詞】:「文案」、「檔案」。
- 5 桌子。 【組詞】:「書案」、「拍案叫絕」、「伏案疾書」。
|
案字的基本解釋: 案 àn 長形的桌子或架起來代替桌子用的長木板:案子。案板。書案。條案。拍案而起。 提出計劃、方法和建議的文件或記錄:檔案。備案。議案。提案。方案。有案可查。案卷。案牘。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問題的事件:慘案。血案。案件。案例。案犯。破案。 古代有短腳盛食物的木托盤:舉案齊眉(形容夫妻相敬)。 同“按”⑤ 筆畫數:10; 部首:木; |
案字的詳細解釋: 案 àn 【名】 (形聲。從木,安聲。本義: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腳托盤) 同本義〖footedvessel〗 趙王張敖自持案進食。——《史記·田叔列傳》 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后漢書·梁鴻傳》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南朝宋·鮑照《擬行路難》 又如:捧案;案杯(案酒) 無靠背的坐具〖stool〗 師田,則張幕設案。(師田:出師或田獵。)——《周禮·天官》 長方形的桌子〖longusu,woodentable〗 案,幾屬。——《說文》 權拔刀斫前奏案。——《三國志·周瑜傳》 廡下一人伏案臥。——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成妻納錢案上。——《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書案;伏案;條案,拍案(拍桌子) 案件〖legalcase〗 這么說來,卻怎么了結此案?——《紅樓夢》 又如:辦案;破案;定案;結案;案由(案件的內容提要) 官府處理公事的文書、成例〖documents;case〗 終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瞑。——陸機《答張士然》 無案牘之勞形。——唐·劉禹錫《陋室銘》 又如:方案;提案;議案;草案 獄訟的案卷〖records;archives;dossier;files〗 取案末獨身無親戚者二人易汝名。——清·方苞《獄中雜記》 又 竟行之,案末二人立決。 又如:案記(卷宗文錄);案檢(案卷) 按語。同“按”〖note〗 案:黃帝葬于橋山,猶曰君臣葬其衣冠。——《論衡·道虛》 又如:加案 案 àn 【動】 按;用手向下壓〖pressdown〗 案灌夫項,令謝。——《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考查,研求〖check;examine;explore〗 召有司案圖。——《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案賢圣之言,上下多相違,其文前后多相伐者。——王充《論衡·問孔》 又如:案舉(考核并舉薦);案事(考問事實);案首(查考記錄。又指清朝科舉考試時縣、府及院試的頭名) 查辦〖investigateanddealwithaccordingly〗 收案致法。——《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 下有司案驗。——《漢書·息夫躬傳》 又如:案坐,案治(查辦);案驗(審案定罪);案殺(查辦處死) 查訊、審問〖interrogate;question〗 使長安丞案賢。——《漢書·趙尹韓張兩傳》 又 出有案問。 又 案之罪立具。 又 案驗甚急。 切〖脈〗〖feel〗 則刺其足心各三所,案之,無出血,病旋已。——《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朕使侍醫伍宏等內侍案脈。——《漢書·王嘉傳》 案板 ànbǎn 〖kitchenchoppingboard〗廚房里切菜、切肉用的小木板 案秤 ànchèng 〖platformscale;counterscale〗臺秤。可放在柜臺上面的小型磅秤 案牘 àndú 〖officialcorrespondence〗公事文書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唐·劉禹錫《陋室銘》 案犯 ànfàn 〖criminal〗作案后未被抓獲或在審的人 案件 ànjiàn 〖casesatlawcourt〗有關訴訟或違法的事件 刑事案件 案卷 ànjuàn 〖records;archives;dossier;files〗古代官署分類存檔的文件;一案一卷,故稱案卷。今指各單位分類保存以備查閱的文件 案例 ànlì 〖case〗已有的可作典型事例的案件 案情 ànqíng 〖detailsofacase;leadingpointsofalegalcase〗案件發生的過程、情況 案頭 àntóu 〖onthedesk〗幾案上或書桌上 操自寫“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頭。——《三國演義》 案語 ànyǔ 〖author'scommentsCremarks〗同“按語” 案子 ànzi 〖longtable〗∶狹長的桌子 〖legalcase〗〖口〗∶案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