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試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吏部試乃唐代由尚書省吏部所舉行之任官考試;凡舉人及第后只具有選人身分須再經吏部試合格者始得注官授職。據〔新唐書.選舉志〕「吏部每歲五月頒格于州縣選人應格則本屬或故任取選解列其罷免、善惡之狀以十月會于省過其時不敘。其以時至者乃考其功過。而其擇人之法有四:一口身體貌豐偉;二曰言言辭辨正;三曰書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優長。四事皆可取則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勞。得者為留不得者為放。」 宋初沿唐制開科取士然進士及第后即直接授官免除吏部試。入仕之途唐難宋易馬端臨〔文獻通考.選舉考〕評曰:「唐士之及第者未能便解褐入仕尚有吏部一關。韓文公三試于吏部無成則十年猶布衣;且有出身二十年不獲祿者。而宋則一登第之后即為入仕之期;其數之多如此取之易復如此則宋之以進士入仕者其冗當數倍于唐。」 馬氏所云韓愈四舉于禮部乃得一與。唐德宗貞元元年(785)進士及第后三試吏部博學宏詞科未中后乃于貞元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二月十六日及三月十六日先后三度以鄉貢進士上宰相書求致仕惟均不報遂于是年五月東歸。一代文宗迫于生計乞仕若此唐代士子入仕之艱難由此可見一斑。 明顧炎武〔日知錄〕指陳宋初用人之弊有二進士釋褐不試吏部便是其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