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吏拼音,吏怎么讀,吏是什么意思,吏組詞,吏成語組詞
|
讀音:lì 拼音:li |
筆劃:6 部首:口 |
|
吏組詞
|
【吏】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吏 讀音: lì
- 名詞 姓。如漢代有吏宗。
- 名詞 在政府機關中處理公務的人員。 【組詞】:「官吏」、「酷吏」、「貪官污吏」。《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嫗投之河中。」
【吏】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吏 讀音: lì
- 1 在政府機關中處理公務的人員。 【組詞】:官吏、酷吏、貪官污吏
|
吏字的基本解釋: 吏 lì 舊時代的大小官員:吏治。官吏。 舊指小公務員:吏員。胥吏(地方官府中辦理文書的人)。 筆畫數:6; 部首:口; |
吏字的詳細解釋: 吏 lì 【名】 (會意。甲骨文。從手(又),從中。以手持中。有人認為中為筆。“吏”、“事”、“使”古同字。本義:官吏) 官員的通稱。漢以后,指低級官員或吏卒〖official;mandarin〗 吏,治人者也。——《說文》 吏者,名之師也。——《漢書·景帝紀》 吏所以治民也。——《漢書·惠帝紀》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管子·朋法》 王使委于三吏。——《左傳·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 百吏庶民。——《國語·周語》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戰國策·齊策》 據法守職不敢為非者,人吏也。——《韓詩外傳》 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量其家之所有以為劑,而官與吏剖分焉。——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吏勢(官吏的權勢力量);吏議(官吏商討政事;處分官吏;擬議定罪);吏司(管理司法案牘的官);吏兵(官吏和士兵);吏舍(官吏居住或辦公的房子)。漢以后只指一般的小官員或吏卒 專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inferiorofficial〗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唐·杜甫《石壕吏》 又如:吏目(八九品小官。又指地位在御醫之下的一般醫生);吏員(古代地方官府的小吏);胥吏(小官吏);獄吏(舊時管理監獄的小官) 吏部獄〖jail;prison〗 而右將軍獨下吏,當死,贖為庶人。——班固《漢書》 姓 吏 lì 【動】 治理;為官〖administer〗 夫吏者,理也。——《漢書·王莽傳下》 是為長吏。——《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吏,所以治民也。——《漢書·惠帝紀》 宦游非吏隱,心事好幽偏。——宋之問《藍田山莊》 又如:吏才(為政的才能);吏方(為政的方略);吏道(官吏處理政務之道);吏隱(閑居下級官位);吏材(為政的才干) 吏部 lìbù 〖MinistryofOfficialPersonalAffairsinfeudalChina〗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長官為吏部尚書。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 時韓愈吏部權京兆。——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吏部擬用左通政。——清·張廷玉《明史》 又 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 吏胥 lìxù 〖pettyofficial〗地方官府中掌管簿書案牘的小吏 吏治 lìzhì 〖administration(good,bad)ofofficials〗舊時指地方官吏的作風和治績 澄清吏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