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試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口試」系經由口頭問答來評估學生的學習結果其有下列幾項功能: 1.評估學生概念的完整性:教師可善用「即問即答」的口試方式提出一系列樹枝狀的問題來了解學生某一學習概念的完整性。一般的紙筆測驗則無法如此靈活的善用樹枝狀問題以致偵測學習概念完整性的功能較口試為弱。2.較紙筆測驗能評估學生的認知與情意:一般紙筆測驗僅能評估學生表面的認知難以評估情意。面對面的口試方式可覺察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知是否深入正確也可經由觀察學生的肢體語言來印證學生的情意學習的成效探討學生的學習態度。3.立即診斷學生的學習問題:口試經由一問一答的過程教師若發現學生可能有某方面的學習問題可立即提出問題教師可立即視學生的回答適切與否再提出更深入問題以診斷學生問題的核心利于實施補救教學。4.增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組織能力:口試要求學生將已知的學習結果加以分析、綜合與組織再以生動活潑的口語、貼切傳神的語匯、井然有序的表達訊息如此訓練可增進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組織能力。5.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與態度:口試不僅要求學生組織學習結果更要求學生以適切的語言表達學習結果故學生必須放棄片斷式的學習方法揚棄被動式的死背技巧;轉而采用分析與組織并用的學習方法積極練習以語言傳達學習心得以及主動思維教師可能提出的問題并事先模擬口頭回答的策略。6.適于評量較高層次的學習結果:口試問題大多為申論題申論題適于評量分析、綜合和評監等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且口試更能評估學生的組織、創造與批判能力。然而口試亦具有下列缺失: 1.難以建立適切的評分標準影響測驗的信度:口試的評分必須顧及回答內容的正確性、組織性、完整性、綜合性與創造性亦須評估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難以建立公平、客觀、一致的評分標準使得評分結果易呈現不穩定與不一致的現象。2.難以區分語言表達能力與真正學習結果對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學生不利:口試旨在評量學生其正的學習成效但學生口頭回答問題時則深受語言表達能力之影響。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學生雖然學習成效甚佳擁有滿腹知識與其備通順流暢的文字技巧由于無法適切以語言表達所知所學致評分者常常給予較低的分數。3.評分者的主觀意識易造成評分結果的偏差:教師與學生面對面口試時學生的肢體語言(如穿著打扮、身體姿勢、表情動作)會影響教師評分故評分難以公正客觀。4.口試時間耗時且需較多人員不符經濟效益:口試通常是一對一或多對一的方式而且時間較長所需人力甚多、時間頗長、經費較多故易造成教學評量的極大負擔。綜合分析上述得失若擬評量較復雜、較具綜合性的學習結果以及評估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則宜運用口試進行教學評量。但使用前宜建立公正客觀的評分標準顧及時間與人力較不經濟并且應盡量避免可能缺失或對可能缺失提出因應策略。
口試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用口頭問答的考試方式。 【造句】通過今天的口試后他便可正式成為這所聞名學府的研究生。
口試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用口頭問答的方式來觀察、了解應考人的儀表、言辭、才識、能力的考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