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文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敦煌學大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 2:唐代佛教寺院中由僧人向群眾宣傳佛教用的講本包含了散文和韻文兩種形式內容主要演譯佛經故事、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演說變文的場合稱為俗講通常由主講和尚坐在中間旁邊有奏音樂的、幫唱的、還懸掛佛教故事圖畫以輔助講唱吸引聽眾。變文約產生于初唐唐代末年流入民間至宋真宗時禁止僧人講唱變文因此失傳。十九世紀末在甘肅敦煌的莫高窟藏經洞中偶然發現大批的變文有講佛經的「維摩詰經變文」等有講佛經故事的「目蓮變文」、「破魔變」等有講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的「伍子胥變文」、「王昭君變文」等。變文意即把一種記載改變成另一種體裁的文字其中并無深層的意義「變」字僅是「改變」、「變易」的意思而已。
變文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唐代興起的一種講唱文學。變文文體是由散文及韻文交替組成以鋪敘佛經義旨為主。內容為演繹佛經故事(如目蓮變文、維摩結經講經文)及歷史、民間故事(如伍子胥變文、王昭君變文)。是研究我國講唱文學的重要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