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論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唯心論或譯作理想主義、觀念論主張最后決定存有的是心靈、精神(spirit)或思想(thought)是與唯物論(materialism)相對的一種思想體系。 唯心論自柏拉圖(Plato 427~347 B.C.)開始在形上學中提出心靈的理性問題。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在其著作中首次運用了idéalist用來指柏拉圖哲學支持者另以唯物論者(materialist)指伊比鳩魯(Epicurus of Samos 341~270 B.C.)哲學的支持者。十八世紀開始在認識論中人們用唯心論來稱呼柏克萊(George Berkeley 1685~1753)的理論。柏氏認為:人的感覺其實并無物質對象做后盾而是由神直接在人身上造成有條理的心象。后來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稱自己的學說為「先驗的唯心論」另將那種否認或懷疑在人之外存在著客觀對象的學說總稱為「經驗的唯心論」。大多數的唯心論者都不承認經驗唯心論能夠真正代表唯心論因為會陷入完全主觀主義及相對主義而且無法解釋個別及偶發經驗之上的科學普遍性。康德主張決定對象的是超驗主體而不是具有許多偶然性的個別主體亦即超驗主體有一些普遍的直覺與思想形式這些形式乃先于變化無常的感覺而且對所有會思想的人絕對會發揮效力。 簡單的說唯心論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唯心是世界的本源外在世界乃觀念所生。在認識論方面唯心論認為:人的知識是先天就有的或于人的腦中主觀自生的否定知識源于外部物質世界。在歷史觀方面唯心論認為:精神、意志或動機是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人類歷史是某種先天原則和原理的實現或是杰出人物意志的產物。
唯心論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一種哲學思想認為精神是宇宙形成的原動力且先于物質而存在并以為一切物象皆為精神作用所構成。相對于唯物論而言
唯心論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一種哲學思想認為精神是宇宙形成的原動力且先于物質而存在并以為一切物象皆為精神作用所構成。相對于唯物論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