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儒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文儒與執守經書說法的世儒相對;王充在〔論衡.書解〕中說:「著作者為文儒?!刮娜逯笇W識淵博能著書立說的儒者。王充認為世儒說經都只是虛說文儒的著述才是卓絕不循的實篇不過世俗之人卻未必能如此分辨;王充在〔書解〕篇中曾引述一般世俗對文儒不恰當的誤解為:「文儒為華淫之說于世無補故無常官;弟子門徒不見一人身死之后莫有紹傳此其所以不如世儒者也。」是說俗人認為文儒的議論華而不實對社會毫無補益故其自身遭遇凄涼冷落。王充辯駁說:「文儒之業卓絕不循人寡其書業雖不講門雖無人書文奇偉世人亦傳?!腹趴V著作辭說自用其業自明于世。世儒當時雖尊不遭文儒之書其跡不傳?!拐J為文儒雖然門庭冷落但因著作奇偉不凡世人自會加以流傳如周公制禮樂孔子作春秋正是卓越非凡、不循常規的。又如漢世文章之徒有陸賈、司馬遷、劉向、揚雄等才能如同奇人名聲并不靠別人得來都是文儒一類的人。反而世人傳聞的話家魯申公害家歐陽生等世儒卻是靠司馬遷對他們加以記載才得以流傳于世;可見世儒不如文儒。 王充又認為文儒其實是胸懷先王之道懂得各家學說博覽古今下筆萬言但卻不得重用;究其原因是沒有得到推薦、任用和提拔〔效力〕篇說:「文儒懷先王之道含百家之言其難推引非徒任車之重也。薦致之者罷贏無力遂卻退竄于巖穴矣。」又說:「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將援引舉薦亦將棄遺于衡門之下。固安得升陟圣主之庭論說政事之務乎?」王充認為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不是文吏也不是儒生而是乏人推薦的文儒。 在〔論衡〕中王充從三個角度區分儒者其一從學問區分:有儒生、通人、文人、鴻儒四個級別;其二從服務社會的方式區分:有從事教育的世儒和著書立說的文儒前者指儒生、通人后者主要包括文人與鴻儒;其三從對待社會環境的態度區分:有隨波逐流的世儒和堅守高志的文儒前者易與文吏趨近追名逐利后者默默無聞著書立說。王充對上述的區分不免帶有情感色彩因為無論政治文吏、世儒、或是文儒王充都曾經歷過以其自身的遭遇說是當時不曾顯達的失意者因而最欣賞文儒。至于退而撰寫〔論衡〕痛疾虛妄啟發思考其著作對社會有深遠影響從學術史的角度看不但超過名聞當時的五經博士也超過建國君民的帝王將相這類例證從孔子退而修傳書、作春秋以來大有人在也不只王充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