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相文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張相文(1866~1933)字蔚西晚年號沌谷居士。原為順天宛平人明正德年間其先世派任桃源縣(今泗陽)兵馬指揮司遂落籍于此。十歲入學經十年苦讀精讀史傳尤善為文。一八八六年參加歲試補博士弟子員始聚徒授課賴束修以自給。一八九零年應南京鄉試未中遂絕意不再應科名仕途。桃源縣知縣汪瑤庭敦聘張氏為家庭教師頗加禮遇、提攜不久到淮賓書院任教。一八九八年汪受命長洲縣令隨其至蘇州擔任家教。張氏仍研讀國學也喜閱讀科學書籍等新知識尤其興趣于學習世界地理。翌年到上海南洋公學任教講授語文、地理等。同年冬返桃源縣創辦東文學堂延聘日籍教師授課首開地方學習日文之風氣。一九零一年出版〔初等地理教科書〕、〔中等本國地理教科書〕為國人所首編不久組織中國地理學會期以擴大效果。次年因南洋公學學生罷課乃辭職應聘擔任壽州商業學校校長。一九零四年擔任廣州兩廣師范講習所地理教員。同年與諸友好在上海組織教育總會并設立各縣分會。次年暑假辭兩廣師范教職居上海編著〔中學地文教科書〕、〔地質學教科書〕。一九零六年擔任江北師范學堂教務長總辦系由江北提督兼任各事皆委之教務長主持。翌年秋天應直隸提學使傅增湘之聘到天津擔任北洋女子高等學堂教務長校長由傅氏自兼后由張氏接充。 宣統年間到山東、河南一帶游歷并到熱河考察教育。一九一二年辭北洋女校校長職專任地理學會會長發行地理雜志并當選國會議員。一九一四年有西北之行到蘭州、青海探黃河源流。一九一八年應聘為北京大學國史館編譯兼講師。一九二零年總纂泗陽縣志。自此吃齋拜佛法號顯監。往后陸續負責編纂各地府志。晚年得腦溢血一九三三年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其著作計有〔齊魯旅行記〕、〔冀北游覽記〕、〔灤陽紀行〕、〔粵西瑣談〕、〔五臺參佛日記〕、〔導淮一夕談〕、〔寒北紀行〕、〔校正閻古石全集〕、〔百耷山人年譜〕、〔佛學地理志〕、〔佛學通史稿〕、〔南園叢稿〕、〔張氏家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