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遠而反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逝遠而反意思是形容道體廣大無窮周流不息往復循環。語見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老子形容自然之道在天地未成形之前便已存在。虛無寂寥在時間上綿亙無窮永恒不變在空間上廣袤無垠周遍一切可說是天地萬物的源頭。如此道體難以用言辭加以說明所以老子勉強地稱之為道并以「逝遠而反」來形容它。〔老子正詁〕作者高亨認為道既然已以「道」為名則不該又以「大」為名。而且〔老子〕與〔莊子〕書中皆不見以「大」為「道」的名字。所以他主張「大」、「逝」、「遠」、「反」皆是用來形容「道」的而不是「道」的名字。因此「強為之名」的「名」應是「容」即勉強形容的意思;而「大曰逝」與后文中的「曰」并不是「稱說」的意思應該作「而」宇解。道體沖虛廣大疾馳遠逝不過有往必有反正如萬物化生于自然一定會復本歸根于自然。而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變化循環不已也是道循環往復的表現。老子在〔道德經〕第十六章談歸根復命同樣根據這個道理。(參見「歸根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