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外別傳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教外別傳」系禪宗的心傳方法;不立文字、不設語言亦即不載于佛教經典不通過教家宣說而是通過直指人心心心相印的特殊方式以心傳心使人直入佛陀的悟境此稱之為「教外別傳」。因此禪宗又稱之為「別傳宗」即「教外別傳宗」的省稱。 教外別傳的禪法一般以為是菩提達摩所傳的祖師禪。〔五燈會元卷一〕載釋迦牟尼佛:「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臨濟語錄〕:「及落發受具居于講肆精究毗尼博賾經論。俄而嘆曰:『此濟世之醫方非教外別傳之旨。』即更衣游方。」方可見禪宗特重正不立文字的心傳方法因此不滯教門文字、語言而是以印為旨。又據〔祖庭苑卷五·懷禪師前錄〕所載禪宗傳法諸祖原亦以三藏教乘接引弟子直至達摩祖師時始單傳心印破執顯宗即所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教外別傳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佛教里的禪宗。禪宗的傳承據說是釋迦牟尼佛在一次法會上拈花微笑坐中無人能解只有摩訶迦葉能契悟佛意因而得到佛陀的付法啟開禪宗以心傳心的法門。因為此法門不經由經典教授所以稱為「教外別傳」。宋.鄭昂〈景德傳燈錄跋〉:「如此世愚人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便疑《楞伽經》宋已有之非達磨攜至豈不悖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