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羅亞斯德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西洋文學辭典》、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2:人名。波斯國拜火教的創立人亦寫成Zaroaser。拜火教在公元前550年至公元650年間盛行于西亞地區現仍存在于伊朗和印度。德國詩人與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在他最聞名的詩作《Also Sprach Zarathustra》(1883年)中使用伊朗先知瑣羅亞斯德之名僅只便于當作一個「超人」象徵;由于主張自我教育造就「超人」民族要求他不以視覺角度描述舞蹈和舞蹈服飾而將重點放在倫理道德的改革上。尼采視舞蹈為希臘酒神戴歐尼斯(Dionysus)的歡愉象徵幾乎如同《所羅門之歌》中所描述的一般每一位現代舞學生都必須閱讀這偉大的名著。在他的〈Dance Song〉寫著:「別停止你的舞蹈可愛的少女!沒有一位游戲的姑息者帶著邪惡之眼來到你身邊;沒有少女之敵…………」。「別叱責我美麗的少女當我略為折磨神在他的眼中噙著淚要求你為他舞一曲而我自己也將為他的舞歌頌一曲一支舞曲……這支舞曲是當丘比特與少女共舞時瑣羅亞斯德所唱的」。在〈Second Dance Song〉中又寫道:「這是支超越木與石之舞我就是那獵者 ── 而你將成為我的獵犬 ── 或小羚羊?……對著我鞭子的節奏你將舞蹈與哭泣嗎?別忘了我的鞭子……別忘了我」 。
瑣羅亞斯德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人名。波斯人約生于公元前六世紀中至公元前五世紀中。為拜火教的創始人認為光明之神馬士達是宇宙的主宰能和黑暗之神對抗。其教在唐朝時傳入中國稱為「祆教」。信仰者多為西域的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