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1:文藝復興是指歐洲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期間的文化重建運動在這段期間內希臘羅馬古文化的研究興盛導致復興古典學術注重自然知識以及強調人類價值的思想因而產生了繪畫、雕刻、建筑、音樂和文學等各方面的創新運動。「文藝復興」一詞就字面意義而言含有「復活」、「再生」之意用以表示與中世紀時期價值觀念明顯的不同。然二十世紀史學家卻就歷史事實證明:對自然界、人文科學和個人主義的興趣可以追溯至中世紀;尤其十三世紀末受到圣方濟(St. Francis)歌頌自然之美和精神價值的影響因而鼓舞了意大利的藝術家和詩人熱愛自身所處的世界并促成這新紀元的誕生。因而文藝復興可說是自中世紀以來集一連串復興運動的大成同時也包含了藝術、文學、科學、哲學等方面的新成就。最重要的是這個時代所顯示出來的現世態度以及人文主義的理想使得文藝復興成為中世紀過渡到近代的一個重要時期同時標示出世俗文化時代的到來。 文藝復興最值得稱道的成就是在藝術方面繪畫方面的表現尤其優異。當時由于受到古代作家的影響繪畫常要求表現高度的寫實性及完美的造形并在風格方面有意識地模仿古典藝術或自覺地接納傳統的美感經驗而回歸古典的價值標準。 首開風氣之先的乃是十四世紀初的喬托(Giotto 1267~1337)他的繪畫顯示出一種新的風格亦即清晰簡潔的構圖以及藉由寫實手法描繪出人物內心的感情使得中世紀拜占庭藝術那種木偶式的人物形象在他真摯而富感情的表現下徹底瓦解;并對自然主義傳統的建立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到了十五世紀為文藝復興繪畫奠下基石的是馬薩其奧(Masaccio 1401~1428)他采用透視法和明暗手法表現物體的深度經公認為第一個寫實主義者;他從生活中汲取形象將人文主義帶入藝術之中使得作品洋溢著對人類天性的贊美并表現出文藝復興時代人物的自信和進取精神這種高度自然主義的風格對意大利繪畫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此外文藝復興繪畫的另一項特質乃是對于古典題材的熱愛代表畫家為波提且利(S. Botticelli 1445~1510)他最喜愛表現靈魂的精神美以華麗的色彩和美好的形式企圖揭露隱藏在靈魂深處的神秘感受。到了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出現三位大師即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拉斐爾(Raphael 1483~1520)和米開蘭基羅(Michelangelo 1475~1564)。達文西以對自然科學研究的興趣透過事物外表的精細描繪直探生命的奧秘其杰作有〔巖石的處女〕、〔最后的晚餐〕和〔蒙娜麗莎的微笑〕。拉斐爾的畫作則表現出強烈的人文主義色彩并完美的表現了古典主義的精神特質也就是和諧、優美和恬靜;對圣母像的描繪他尤其有卓越的表現畫作中呈現出的柔和與親切回然不同于達文西畫像中的難解和分析性而流露出高度的虔敬感受。米開蘭基羅則是十六世紀畫壇的巨匠具有非凡的創造力他以人體作為表達情感的主要題材具有動人的人文主義色彩;同時他也是最偉大、不朽的雕塑家之一。 文藝復興在一五二七年隨著羅馬的淪陷而告結束然而在其精神薰陶下所產生的偉大藝術作品則陸續在意大利北部和北歐出現尤其是威尼斯畫派(Venetian School)的堤香(Titian 1488~1576)在色彩方面有完美的成就。此外也由于基督教信仰和古典人文主義之間的矛盾產生了矯飾主義(mannerism)的風格因追求更完美的實現反而打破了文藝復興的和諧。如今「文藝復興」一詞已成了象徵用語用以代表如秩序、精確、和諧及明晰的特定及美好感受同時亦標示與中世紀的對立而涵攝一種嶄新的、無所不包的近代精神。
文藝復興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十四至十六世紀起始于意大利的有關文化、歷史、藝術等方面的思想與運動。史家以為其時代特徵為人文思想的發揚主要成就表現在藝術、學術及技術等范圍上。
文藝復興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十四至十六世紀起始于意大利的有關文化、歷史、藝術等方面的思想與運動。中古時代歐洲的政教學術因受日耳曼民族的摧殘、基督教會的壓抑致使希臘羅馬的燦爛文明幾乎完全湮沒。公元一四五三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后希臘學者多避難意大利講授古典文化文藝復興運動由此發展自此文學藝術漸及于一般生活及思想史家以為其時代特徵為人文思想的發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