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舞名。北周舞名又名《城舞》。北周武帝宇文邕于公元576平北齊次年為紀念他滅齊占領(lǐng)南朝長江北岸的功績而作此舞。「行列方正像城廓周代謂之《城舞》舞者八十人刻木為面狗喙獸耳以金飾之。垂線為發(fā)畫猰皮帽。舞蹈姿態(tài)猶作羌胡狀。」(《舊唐書.音樂志》)史載宇文邕率領(lǐng)八萬人東西列陣二十余里他騎著戰(zhàn)馬與幾個隨從在陣中來回巡行并呼喊主帥的姓名以資鼓勵。「將士感見知之恩各思自厲。」終于取得勝利。這是一個紀功的舞蹈象徵平齊之后永保平安因之又名《永安樂》。從服飾、面具(狗喙獸耳)舞蹈姿態(tài)等可以看出它保留著北周鮮卑民族的特點具有濃厚的游牧民族的精神風(fēng)貌。唐朝時此舞屬「坐部伎」。
安樂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平安喜樂。 【造句】他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令全家生活安樂。
安樂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安寧喜樂。《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當今皇帝盛明天下安樂。」《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在家里慣了是做時便倒安樂。不做時便要困倦。」唐代李軌的年號(公元617~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