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池樂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舞名。唐代宮廷燕樂。屬《坐部伎》。《舊唐書.音樂志》載:「開元年間(公元713~741)玄宗所作也」。唐玄宗還沒做皇帝的時候和他的幾個兄弟住在隆慶坊后該處有泉水涌出漸聚成池能泛舟。后來唐玄宗做了皇帝池水更大彌漫數里人皆以此為吉兆故將舊宅修建改稱興慶宮池子改為興慶池或龍池。「為此樂以歌其祥也舞十有二人人冠以芙蓉」。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一百四十五:「舞者身穿五彩紗云衣著無懮履」。這個舞蹈用雅樂唯獨沒有用磬它和其它《坐部伎》的樂舞相比有幾個特點:第一、這個舞比較閑雅用的是中原音樂而其它的樂舞都用了「龜茲樂」。第二、其它的樂舞舞人皆著靴這個舞的舞人著履頭戴蓮花冠像朵朵蓮花浮在水上輕紗制成的舞衣更增加飄逸之感。這種形式在當時也是比較新穎的。這個舞蹈可能和當時流行的民間舞蹈有關是一個很優美的舞蹈。(見歐陽予倩主編《唐代舞蹈》姜皎的《龍池樂章》中說:「日日芙蓉生夏水年年楊柳變春灣愿以飄颻五云影從來從去九天間」。整個樂曲反覆五次所謂一奏而五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