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閣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清高宗于敕修〔四庫全書〕之初便已屬意繕錄四部分貯于大內、盛京、御花園及避暑山莊用昭文治之盛并廣石渠天祿之儲。乾隆46年(1781)12月第一部〔四庫全書〕告成高宗令貯于大內文華殿后之文淵閣。閣仿浙江寧波府藏書家范氏天一閣建筑于乾隆40年動工次年告成。閣前方鑿池上架石橋池中引御河水注之;閣后疊石為山四周列植松柏。閣東側碑亭內石碑鐫刻乾隆所撰〔文淵閣記〕。閣內上下貯〔四庫全書〕前楹后廡均貼有高宗題詠諸詩。下層中3楹兩旁貯圖書集成12架。左右2楹儲經部20架中層貯史部33架上層中貯子部22架兩旁貯集部28架。經史架高7尺4寸寬4尺深2尺。每架4格各12函。子集架高10尺8寸每架則為6格亦各12函。總共103架6144函。為便于書籍長期管理及保存乾隆曾下令仿宋代館閣制度訂定文淵閣官制職掌以及閣書管理規章。章程規定「置文淵閣領閣事二員以大學士、協辦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兼充總司典掌。置文淵閣直閣事六員以由科甲出身之內閣學士由內班出身之滿詹事、少詹事、(侍)讀、(侍)講學士漢詹事、少詹事、讀講學士等官兼充同司典守厘輯之事。置文淵閣校理十六員以由內班出身之滿庶子、(侍)讀、(侍)講、洗馬、中(允)、贊(善)、修撰、編(修)、檢(討)漢庶子、讀、講、洗馬、中、贊、修撰、編、檢及由科甲出身之內閣侍讀等官兼充分司注冊點驗之事。」同時又規定「于文淵閣就近酌撥房屋數間作為閣職直舍令校理各員輪番日值。如有查取書籍處即同內府官員前往檢出收還隨時存記以備查核。」此外并令「每歲五六月內提舉閣事大臣會同領閣事大臣定期奏請曝書令直閣校理各員咸集公同啟閣翻晾用昭鉅典。」對于閣書之管理、維護設想可謂周全。是閣圖書抗日戰爭時隨政府輾轉播遷南京、重慶等地后又隨政府遷運至臺灣如今完整地庋藏于臺北近郊故宮博物院善本書庫中。
文淵閣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位于北平舊紫禁城內東南隅的藏書閣。清乾隆三十九年建專藏四庫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