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張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三張即指蜀漢天師道派的第一代天師張陵及嗣師張衡、系師張魯史稱「三張」。〔三國志.魏書.張魯傳〕:「張魯字公旗沛國豐人也祖父陵客蜀學道鵠鳴山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魯復行之。」張魯在蜀推行五斗米道法建立政教合一的制度垂四十年。到北魏時寇謙之宣揚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張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魏書.釋老志〕)即新天師道。不過三張的教法在張魯降曹魏之后進入關中隨之流傳于中原地區(qū);又在后來傳入江南其道治地分布于大江南北雖有其他新道派出現而三張的道法則已廣泛流布。歷經南、北不同道派的清整三張的天師道法影響力稍受壓抑直到江西龍虎山所傳嗣的天師后裔在宋以后漸受朝廷的重視并曾一統(tǒng)江南三山符籙三張的法脈乃得以傳續(xù)、發(fā)揚成為道教中唯一以世襲、世傳制流傳千年以上的道教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