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系統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教學系統是指有組織、有管理的教學途徑以發展教材、助長學習與評量學習及改善并評量教學。現代的教學系統包括需求的評估、決定目標、確定作業、確認教學目標和評量教學的方式、評監可用的教學策略、選擇可使用的教學策略、評估可使用的資訊、媒體與教材、發展教學用的媒體與教材、形成性的評量、教學、檢討、總結性評量系統撰寫報告并評估使用情形。 最早使用教學系統一詞者大約是葛拉瑟(Robert Glaser)在一九六二年提出的。一九六零年代初期蓋聶(Robert M. Gagne)也曾使用此名詞。 教學系統的設計其發展可使教育和訓練更具效能和效率。其方法以下列各點為基礎:(1)確認特殊的需求; (2)使用工作分析(task analysis)的方法以了解學習者針對其特定的目的所需之特別的知能和學習態度; (3)應用教學理論、認知理論、和教育研究的成果以決定學習的方式; (4)決定將使用的教學媒體; (5)選擇或發展教材及教室經營管理的策略; (6)對教學系統的形成性評量; (7)使用系統于教學并對系統作總結性的評量如收集并分析資料以改進系統為學生及系統本身發展合宜的評量材料及與發展回饋的步驟都是重要的。同時也應關心學前的先備條件。許多教學系統使用前應評量學生之相關的必備知識、態度和能力并為未達到要求的學生作補救教學。 教學系統適合學生學習的程度各異。電腦化的教學系統有各式各樣的教學媒體極具被采用之潛力。如果一個系統全以印刷物為基礎則此系統被采用的可能性不大。現代的趨勢已使教學系統更加運用多媒體與軟體以便獲得教學系統回饋個人也因而可有更多的選擇及得到更多的指導、回饋及評估。硬體設備并非教學系統所必須但各種硬體設備的選擇會影響教學系統的功能因為硬體設備是個工具選擇得當可協助教學系統的運作。 教學系統已使用于中小學、大專校院、商業界、工業界和軍隊等教學系統可在不同的地點重復提供相同的高品質的教學且使學習者在短時間內達成預期的學習目標并熟練所學的事物。教學系統的發展需要下列條件的配合:充裕的時間以不斷的測試與修正;足夠的硬體設備、空間環境、各項資源器材等;能力適當的教師;適合的地點以測試原始的教材;適用的評量方法與教具;寬裕的經費以提供發展教學系統所需。 有效的執行教學系統需要下列各點的配合:(1)專業人員的配合; (2)足夠的硬體設備、媒體、空間、各項教學資源、教學器材等; (3)能維護系統的工作人員; (4)能為學習者和教學系統提供評量與回饋的機制; (5)能為能力未達教學系統要求之學習者提供補救教學之機制; (6)能為使用不同教材之轉學生提供適應現在的教學系統之機制; (7)可運用的人力; (8)寬裕的經費以支援教學資源、教師和工作人員。一些教育學者批評教學系統以行為心理學為基礎。不過教學系統可用各種心理教學途徑建立結構并不限于行為主義。教學系統可幫助學習者直接或間接學習概念及知能自然也可以建構主義的方式促進學習。 另一對教學系統的批評是它太過架構化不具彈性。這也不應說是教學系統的錯而應歸因為研發教學系統者的一個問題。自從個人電腦普遍化其更精巧的軟體及多媒體后可提供大量的個別化教學。對于一個具有二十六位以上學生的班級一個好的現代化的教學系統可提供的個別化程度遠超過一個教師所能提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