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緹拼音,緹怎么讀,緹是什么意思,緹組詞,緹成語組詞
|
讀音:tí 拼音:ti |
筆劃:12 部首:纟 |
|
緹組詞
|
【緹】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緹 讀音: tí
- 形容詞 橘紅色的。《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西門豹傳》:「為治齋宮河上,張緹絳帷,女居其中。」《文選.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四首之四》:「明月照緹幕,華燈散炎輝。」
- 名詞 丹紅色的絲織物。《說文解字.糸部》:「緹,帛丹黃色也。」南朝宋.鮑照〈學古詩〉:「衿服雜緹繢,首飾亂珍瓊。」
【緹】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
緹字的基本解釋: 緹 (緹) tí 橘紅色:緹衣(古代騎士的服裝)。緹帷。緹騎(帝王出巡時護衛的騎兵,后指逮捕犯人的騎兵)。 筆畫數:12; 部首:纟; |
緹字的詳細解釋: 緹 緹 tí 【形】 (形聲。從糸(mì),是聲。本義:紅黃色,丹黃色) 同本義〖orangedred〗 緹,帛丹黃色。——《說文》 緹,赤也。——《廣雅》 緹十重。——《后漢書·應劭傳》。注:“赤色繒也。” 赤緹用羊。——《周禮·草人》。注:“縓色也。” 四曰緹齊。——《周禮·酒正》。注:“成而紅赤。如今下酒也。” 為治齋宮河上,張緹降帷。——《史記·滑稽列傳》 又如:緹衣(指武士的服裝。因衣色丹黃而稱之);緹帷(橘紅色的絹制帳幕);緹齊(酒名。因其色呈橘紅而得名);緹騎(秦設中尉,漢武帝更名執金吾。以其為著橘紅色衣裝的騎兵,故稱之);緹幔(橘紅色的帷幕)。特指古代軍服的顏色,常用以代指武裝人員 凡兵事,韋弁服。——《周禮》。漢·鄭玄注:“今時伍伯緹衣,古兵服之遣色。” 緹 緹 tí 【名】 橘紅色的絲織物〖orangesilkfabrics〗 緹騎按劍而前,問“誰為哀者?”——張溥《五人墓碑記》 又如:緹(赤色厚繒);緹繡(赤繒與文繡);緹襲(什襲。用赤色繒把物品重重包裹起來) 莎草的籽實〖seed〗 細莖有三棱,實在莖端,其色赤緹,故曰緹矣。——《爾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