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緶拼音,緶怎么讀,緶是什么意思,緶組詞,緶成語組詞
|
讀音:biàn,pián 拼音:bian,pian |
筆劃:12 部首:纟 |
|
緶組詞
|
【緶】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緶 讀音: biàn
- 名詞 指長條形的編織物。通「辮」。 【組詞】:「草帽緶」、「蒜緶子」、「發緶兒」。
- 動詞 將麻、草一類東西交錯編成辮子狀。《說文解字.糸部》:「緶,交枲也。」清.段玉裁.注:「謂以枲二股交辮之也。交絲為辮,交枲為緶。」
其他字義 緶 讀音: pián
- 名詞 用針縫合編織物。《玉篇.系部》:「緶,縫衣也。」唐.王建〈宮詞〉一零零首之四七:「緶得紅羅手帕子,中心細畫一雙蟬。」
|
緶字的基本解釋: 緶 (緶) biàn 同“辮”②。 緶 (緶) pián 方言,用針縫。 筆畫數:12; 部首:纟; |
緶字的詳細解釋: 緶 緶 biàn 【動】 縫〖stitch〗 緶,縫緝其邊曰緶。——《說文通訓定聲》 緶 緶 biàn 【名】 用麻、麥秸等編成的像辮子的物品〖braid;plait〗。如:草帽緶 另見pián 緶 緶 pián 【動】 [方言]∶用針縫合,或指把兩條邊對合縫起來〖sewup〗 緶,縫衣也。——《玉篇》 另見bià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