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紲拼音,紲怎么讀,紲?zhǔn)鞘裁匆馑?紲組詞,紲成語組詞
|
讀音:xiè 拼音:xie |
筆劃:8 部首:纟 |
|
紲組詞
|
【紲】的字相關(guān)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紲 讀音: xiè
- 動詞 拘系、捆綁。《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是猶紲韓盧而責(zé)之獲也。」《文選.張衡.東京賦》:「掃項軍于垓下,紲子嬰于軹涂。」
- 名詞 拘系用的繩索。《韓非子.說疑》:「或在山林藪澤巖穴之間,或在囹圄紲紲纏索之中。」《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十年而遭李陵之禍,幽于累紲。」
|
紲字的基本解釋: 紲 (紲) xiè 繩索,系牲口的韁繩:大紲(粗大的繩索)。縲紲(捆綁犯人的繩索)。羈紲(馬轡,喻束縛)。 系,拴:紲馬。“紲子嬰于軹涂”。 筆畫數(shù):8; 部首:纟; |
紲字的詳細(xì)解釋: 紲 紲、絏 xiè 【名】 繩索〖cable;cord;rope〗 紲,系也。從系,世聲。字亦作絏。——《說文》 紲,索也。——《廣雅》 雖在縲紲之中。——《論語》 以桳櫚大紲系石以為矴(碇)。——陳壽《三國志》 牽引牲畜的繩索〖rein〗 臣負(fù)羈紲,從君巡于天下。(羈:馬籠頭)——《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紲 紲 xiè 【動】 系、拴或捆綁〖bind;tie〗 紲子嬰于軹(zhǐ)涂(途)。——張衡《東京賦》 |
|